第二百九十一章(1/3)
董熹瑜的父亲董慕华是上海的名流,那时候的董家不说富可敌国,也称得上是家财万贯。
董慕华对于子女的教育都十分上心,而且他接受了西方思潮影响,极力主张男女平等,所以董熹瑜从小就跟着兄长们一起念书,在复旦大学念完大学以后就飞往英国留学。她一心扑在学业上,没有顾及自己的亲事,直到二十五岁从英国回来,回到复旦担任助教,认识了才子林复开,两人情投意合,一见钟情,没多久就结了婚,董熹瑜的学姐,上海滩有名的美人严幼韵担任了他们的证婚人,见证了两人甜蜜爱情的结合。
非常宠爱女儿的董慕华,送给她新婚礼物便是华山路这幢独门别户的别墅。这幢别墅在那次运动里曾经被充公,后来平反以后,终于又回到了董熹瑜手里。
华山路两旁栽满了梧桐树,阔大的叶子落在地上,被风一吹,到处飘飞,透过黑色的铁栅栏,可以看到绿色的树木郁郁葱葱,一片深绿里,有暗红色的红砖墙面露了出来,房屋的顶部尖尖,不像中国农村里流行的人字屋顶,很有异域特色。
董熹瑜领着众人走到了别墅面前,里边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在屋子门口修剪花枝,看到人影绰绰,赶紧走了过来:“奶奶,爸爸,你们回来了!”
铁门“吱呀”一声打开,董熹瑜笑着指了那个年轻人对林淑英介绍:“这是你侄子林晖,今天他没课,我特地叫他在家里修剪一下花草,欢迎姑姑回来。”
“小姑姑!”林晖亲亲热热喊了一句,看了看邱兴国,又赶着喊他:“小姑父!”
邱兴国点了点头“哎哎哎”的应了两声,看到戴着帆布手套拿着大铁花剪的林晖,只觉得有些窘迫,手脚都不知道朝哪里放。
“表哥!”
邱成才笑着打了个招呼,林晖和他寒暄了一句,领着大家朝里边走。
董熹瑜这栋别墅布置得十分雅致,前后都有小小的花园,里边种了不少花草,对于乡下人来说,这块地坪实在太小,可对于寸土寸金的上海,这已经是有钱人才能买得起的豪宅。
别墅有三层,拾级而上,第一层正中是一个很大的客厅,有两面墙壁镶嵌着透明的玻璃,坐在客厅里能看到外边的景色,邱成才的视力好,甚至看到了大门之外的街道,梧桐树的一侧有铁艺的电线杆,遍体通黑做出了很好的造型,上边有一个尖尖顶的路灯灯罩。
抬头看了看,客厅的顶部有一盏水晶吊灯,虽然不是很繁杂,只有简单的两层,可在这个年代,根本就没有谁家会用到这种灯具来装修房屋,邱成才看了一眼那盏吊灯,上边的水晶片擦得蹭亮,闪闪的反射着玻璃外边透进来的阳光。
邱兴国也是第一次见着这种灯具,他抬头看了许久,好久才低下头,看到地上有碎金闪亮,惊讶的指了指那些影子:“这灯白天都还有影子哩!”
这话才落音,就听着有一个尖锐的女声传了过来:“这是水晶灯,当然会有影子,又不是乡下安的那种灯泡……哦,我倒是忘记了,乡下人白天不点灯的吧,会浪费电!”
这话说得实在难听,邱兴国的脸瞬间就红了。
邱成才转过头去,就看到一侧的螺旋形楼梯上走下来一个年近五十的女人,穿着旗袍,身材瞧着还不错,可一张脸却显得老相,脸长长的,颧骨有些高,显得刻薄。
“哦,我给忘记了,乡下只怕是还没有通电吧,用的应该是煤油灯?”那女人走到了客厅中央,捂嘴笑了笑,看了一眼林淑英,用一种关爱的口吻“哎呀”了一声:“小姑子你受苦了,你是上海人,咋就能在那穷乡僻壤的地方生活这么久呢?”
林淑英的脸部有些僵,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回答。
董熹瑜朝林润泽看了一眼。
对于这个阴阳怪气的儿媳,她不屑于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八零年代金满仓】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九十一章〗地址https://wap.275b.com/202_202208/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