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1/3)

七浦路的生意挺不错,杨宁馨一手拿着小本子,一手拿了一个笨重的计算器噼里啪啦的算着这个月的收益。

正月初八广东那边开市,上海这边推迟了两天,因为店铺里货本来就不多,杨二妮和陈二栓要在家里过了正月十五再来,所以杨宁馨初七的车票,初八到上海闲了两天,初九整理存货,和邱成才一块儿去火车货运站接唐美丽给她进的新货。

初十把新进的春装分门别类整理好,入册登记,十一才正式开业。

虽然已经改革开放几年,可人民生活并不算富裕,只能是从赤贫状态里摆脱出来,这年头的正月是能在各家各户吃到好零食的时候,所以大部分人都还在走亲戚,出门逛街买衣裳的少。

七浦路的服装店正月十一开门,每天也就那么点人过来买衣裳,杨宁馨一个人完全忙得过来,让她开心的是,这些天接待的都是大客户,全是进货回去卖的,零买的少,做成一单生意就能销出十来件,那是实打实的挣钱。

等到正月十六,杨二妮和程二栓过来,杨宁馨把店里的货跟他们点清楚,正式打了个移交,她安安心心的去上课,店里有两个信得过的人负责,一切顺风顺水。

每个月的月中和月末,杨宁馨都会盘点两次,以便能很好掌握服装店运营情况,三月里纯利润六千块,这让杨宁馨觉得非常满意,现在已经是四月中旬,计算器噼里啪啦按下来,已经挣到将近四千,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呢。

手上已经有了一万多块钱盈余资金,杨宁馨很满意,这样做下去,说不定一年就能凑到十万块,那她就有底气去和上海电信局谈谈关于引进寻呼机的事情了。

寻呼机,作为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通讯宠儿,当时的价格是十分高昂的,没有一定的积累资金,还没办法下手吃下那块大肥肉。

寻呼机,对于二十一世纪的年轻人来说,是一个很陌生的名词,而杨宁馨却知道得很清楚。小时候家里穷,根本用不上手机,伯伯把自己淘汰的一个机给了她父亲。

她深刻的记得,自己很小的时候,父亲的腰间曾经别着一个小小的黑色长方体,有个时候偶尔会嘀嘀嘀的发出响声,然后父亲就屁颠屁颠的去村口小卖部找电话机。

机能显示对方的电话号码,但是不能直接通话,可以赶紧打电话回拨过去,想找你的人肯定会在电话机旁边等着你。

对于经历过手机时代的杨宁馨来说,这种方式看起来有些好笑,可这已经是那个年代能最快速找到对方的方法了,人们根本想象不到通信技术会发展到多么快捷的地步,只要有一部小小的手机,你就能和不同的人进行沟通交流。

十万块,这是现阶段她的小目标。

把四月中旬的账单给结算了以后,心情更好,她看了一眼在店铺里忙忙碌碌的杨二妮和程二栓,幸亏有两个好帮手,过年过节的时候可不能亏待了他们,福利要丰厚一些。

回到学校,钱文文拉住了她:“宁馨,赶紧把入团报告交过来!”

五月四日要发展一批新团员,钱文文的任务是要把本班的非团员消灭掉,杨宁馨是目前唯一让她操劳的对象。

“我又忘记写了。”杨宁馨摊手,不是她故意忘记,是真的没有想到这码事。

钱文文掐了她一把:“你做别的事情那么快,怎么就这事不记得?今天晚自习花一节课好好构思一下,写一份入团申请书给我。”

杨宁馨笑着答应:“好。”

写入团申请书要一节课?这也太浪费时间了。

杨宁馨花了十分钟就写好了一份热情洋溢的申请书,自己对共青团向往已久,从小就渴望加入中国共青团,在党的领导下奋勇前进……

这些都是套话,研究生毕业那年,为了准备公务员考试,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八零年代金满仓】最新更新章节〖第三百八十四章〗地址https://wap.275b.com/202_202208/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