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男子汉(1/5)

小小男子汉(纪实)

父愿子成龙,作父亲的总是不断督促、勉励、鞭策正在读书的儿子努力上进,刻苦学习,争取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这种殷殷期望是天性使然,随处都可见到。反过来,儿子鼓励父亲去读书,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一边当学生,一边作劳力,不但毫无怨言,而且干得有声有色,此种情况一般是十分罕见的,这篇纪实所写的就是在那一段特殊年代发生的令人感动的真实故事。

吴永好天资聪颖,本是一块读书的好料子,从小学到中学各科成绩都很优秀,是同学们崇拜的偶像,老师们喜欢的高材生。然而,他生不逢时命途多挫,上个世纪的1966年,他本来考入了一所理想的名牌大学,但史无前例的特殊时期轰轰烈烈开展起来,录取通知书变成了一张废纸,上大学愿望也因之成了泡影。他只得回到乡下去埋头‘修地球’。在务农期间,他参加过许多吃、睡都不好,既危险又辛苦的,一般人不愿去的大工程建设,虽然他处处表现优秀,领导上很看重他,曾经有过好多次留用招工的机会。但他的家庭出身有点问题,父亲当过伪连长,他所在的大队‘坚持原则’,常以‘人才不能外流’为借口,卡着他不放。在那个一切都得凭基层推荐的时代,不能得到大队的推荐,他当然插翅难飞,于是,安下心来当起了人民公社社员。风里来,雨里去,这一干,十多年就在与天斗、与地斗的‘农业学大寨’中过去了。

1977年,国家决定恢复高考,这消息象平地一声春雷,震响了整个神州,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都一下欢腾起来。高考,成了当时全国最激动人心的热门话题,不但正在念高中毕业班的莘莘学子兴高采烈,摩拳擦掌,连久违教科书的‘三老届’也厉兵秣马,跃跃欲试。吴永好便是其中的一员。

1077年9月,一位在b市工作的亲戚写信给吴永好,说是将恢复高考,要他抓紧时间作准备。当时,吴永好还怀疑那消息不可靠,没有当作一回事,直到10月下旬真真切切从广播喇叭中听到消息,才确信是事实。

当时,吴永好心情十分矛盾,喜忧参半,高兴的是恢复高考给自己提供了一个梦寐以求的公平竞争机会,搞得好,兴许会改写人生。忧虑的是自己年臻而立,这十多年来,一直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里今朝甲工地明天乙工地辗转战斗,数理化之类的书从来无缘再接触,没有一点思想准备,能考得上吗很?况且自己的父亲任过伪职,纵使能侥幸考上,政审也难以过关。特别是自己有了很重的负担:大儿子强明才满10岁,在小学读四年级,二个小的是龙凤双胞胎,仅仅4岁,这样的家庭条件能允许自己去读书吗?

到底参不参加高考?在吴永好犹犹豫豫举棋不定的时候,他的父母、弟弟、岳父岳母、妻子、亲戚、朋友和年且90的老祖母,经过分析国家形势和家庭情况,都支持他去考试,连他那才10岁的大儿子强明也跟着大人一起给他鼓劲。他终于艰难地作出决定:抓住这难得的机遇去拼博一回。

他把尘封了多年的老课本搬出来后,从一本书中看到了当年那张已成废纸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拿出来展开,一边瞧一边摸,顿时心潮起伏思绪万千。这时,儿子强明刚好站在身边,看到了父亲脸上的复杂表情,抓过通知书一看,雀跃着高声说:“爸爸您真行!我早就听奶奶说过,您曾经考上了大学,但国家取消了招生,没有去成,今年,您无论如何要再去考一次,我相信,大家都认为很聪明的您,一定能考上!”

虽然得到了儿子的鼓励,但打开书本一看,吴永好的心又冷了下来,因为发现书本中那些昔日‘老朋友’的脸孔都变得异常陌生了。望着足有二尺来高的一摞书,他产生出一种老虎咬刺猬——不知从何下口的感觉。但是既然端了本,书总得看才行。于是,他决定先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合谋】最新更新章节〖小小男子汉〗地址https://wap.275b.com/202_202452/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