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僵持(2/3)
患不均,别人凭什么能有,而俺们凭什么没有!”>
“砸!给俺狠狠地砸!”>
“揍这帮不干人事儿的家伙!”>
……>
各地对于流民暴动和流向的奏折如雪花一样飞入长安。>
刘彻紧急开了内朝会议,气得把御书案拍得邦邦响。>
“朕养你们这帮人能干什么!这么多日子了,连难民的对策都决绝不了!非得逼得天下的流民都赶来长安,把朕的未央宫都拆了,才能决断吗!”>
大臣们面面相觑,纷纷打了暗语:谁最御魔?还不是你啊!若不是你什么态度也不表,流民之策早就全面推开了。>
刘彻发了火之后,大臣们的办事效率飞速提升。>
半天功夫,一封封御批《告天下流民书》便被快马加鞭飞往各地。>
御道沿途上,插着杏黄小旗骑着快马飞奔的信差还会大声喊出大概内容:>
“各地流民请尽快返回原籍。”>
“到原籍处领取粮食与赈灾费。”>
“大户捐五千两白银赏亭长同等职缺。”>
“捐一万两白银赏同等县令长职缺。”>
“无俸禄,但可世袭一次,传嫡长子。”>
……>
这御批文书到了各地一旦张贴上榜,一下子点燃了各地的商贾乡绅富户们的热情,捐赠热潮空前绝后。>
当然,地方上对这些捐款却没有善断权,需由朝廷遣出巡行使,由他们复核富户的捐资,分配物资,赈恤孤贫,禀贷流民,以及后期的发放同等职缺。>
不过,他们在分发各地时,刘彻专门嘱咐了这些人,去地方后,还要在赈济流民的同时,或举谣言,察风俗,或究吏治之能否,察狱讼之冤正,考核黜陟百官,或搜访遗滞,举荐人才,广推教化。>
这样以来,代表皇帝眼睛和耳朵的巡行使被赋予了广泛的监察职能,使上情下传,下情上达,以图吏治的清明和社会的安定。>
各地县衙则负责对捐资的大户进行歌功颂德,同时还捎带着自己在赈灾过程中如何地勤勉。>
原本诉苦的奏章开始变成了歌功颂德的信鸽,纷纷飞往长安未央宫。>
昔阳家的嘉奖迟迟不来,刘病已知道里面定然出了什么幺蛾子。>
杜县县令张欧迟迟没有动作。他在等着刘病已事先承诺的嘉奖,之后才能采取措施。>
但时日一长,刘病已未免有些尴尬。>
日近阳春三月,各处铁树铜枝已经开了花儿。姹紫嫣红的花儿随着春日的温暖将芳香弥漫开来。>
杜县东南城外侧的树木已经发出了嫩芽,远远望去,像是一层层淡绿的轻纱飘在空中。>
刘病已躺在摇椅上晒着太阳读书。>
这摇椅还是刘病已给几名工匠画了草图出来,他们按图制作出来。>
等成品出来时,众工匠突然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这巧物也不是很难啊,稍稍动动脑子便出来了新品。>
没想到刘病已一经使用,不少大户和官员纷纷上门定制。>
刘病已便将这业务给了工匠们,还精细了草图,让摇椅既实用又美观,还在木料上打起了主意。>
一时间,工匠们忙得不亦乐乎。当然,他们单靠这一摇椅也赚了不少。各个工匠腰包里的钱囊鼓鼓的,再也没有了当初的挨饿受冻,看不到希望。>
最关键的是,刘病已在深山某处竟然发现了一片紫檀木林,之后又派人特意去寻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汉:开局震惊了汉武帝】最新更新章节〖第84章 僵持〗地址https://wap.275b.com/208_20889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