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9章 想当工部尚书(3/4)

不过还需要从沟河口向东凿渠入濡水,凿出来的这条河称为新河。这两者加起来都是泉州渠工程。”

“最后一部分,凿渠引漳水,自河北曲周南,东至大名西北,注入白沟,借以沟通邺和四方的漕运,此为利漕渠。”

“诸位大人可以想一下,白沟、平虏渠、泉州渠、新河和利漕渠的开凿,完全可以贯通河北平原的运河网工程,使得整个河北平原的水道运输更加便利。对农业、商业、军事、出行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他们还会成为整个大运河工程的一环。”

“陛下,诸公,你们觉得如何呢?”

董明说完,对刘辩行了一礼,然后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觉得如何?

刘辩还是挺无奈的,每次董明问诸位觉得如何的时候,他都觉得没啥好说的。想来下面的这些臣子们,也跟他一个感觉。您把什么都说的清清楚楚的,我们能怎么觉得?

要么反对,要么查漏补缺。

可是也没有反对的计划啊,那就只能查漏补缺了。好在这一次,董明只说了一个大概,有很多细节上的东西还可以讨论。董明坐下来之后,刘辩就带着其他人围绕着整个河北水网连接工程四大段五个项目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包括工期、分配、人员调配、需要多少人手都商量了出来。只要工部筹建完毕,这边就能给出一个详细的施工计划。到时候只要不是个傻子,那一定能够按时按量完成。

当一切都商量好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事实上,还有很多事要说,且不说大运河了,就是河北水网连接工程,也有很多事情没有解决。前面说的那么热闹,都没有触及最核心的地方。

利益分配。

工程由工部负责和监管,但是工部一百来号人不可能上去开凿水渠吧?他们能做的就是外包给建设兵团和地方。建设兵团那一部分且不说,外包给地方的,给谁,怎么个外包法,这些承包的人要担什么责任,尽什么义务,有什么好处?

重点就是最后一点了,有什么好处。

君子不言利,可在场的这些人都是当官的。能坐在这里的官员,哪一个配称君子?官员的核心是什么?就是在做事情的同时,分配利益,尽可能的让每一方都满意。这样才能长长久久。

这事儿得有人起个头,大家才能商量,君子不君子的不重要,但是表面还是得粉饰一下。大家要的是个面儿,面子里子都照顾到了,那就是皆大欢喜。当然了,若是面子照顾不到的时候,能照顾到里子也行。

不挑。

这事儿,肯定是董明挑头,他不在乎这些。利益均摊,大家一个马勺吃饭,谁也别亏了谁,能把事情办妥了就成。不过今儿个太晚了,刘辩、袁逢、蔡邕这样老的老、小的小的已经扛不住了。

尤其是蔡邕,身子骨不太好,熬到现在,已经支持不住了。

众人散了之后,蔡邕也没有回家,就近在班房里睡了。董明自然也没有回去,但是他也没有睡觉,倒不是他不想睡,而是他不能睡。

袁绍、夏允、阴循、刘备四个人联袂而来。

“为了大运河来的?”董明见阴循也在,便知道这些人是为了大运河工程来的。更具体的说,前面三位是为了各自的家族来的,倒是刘备,董明不太明白他是来做什么的。

袁绍点点头:“某家也不拐弯抹角了,河北水网连接工程,袁家承包一部分;大运河工程,过了徐州之后的工程,我袁家包了。”

阴循笑眯眯的说道:“某家也是这个意思,不过我们阴家没有袁家那么财大气粗,只要一小段即可,靠近南阳就行。”

“你呢?”董明看向夏允。

夏允笑了笑:“这事儿某家可不敢想,夏家也不是什么世家大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三国好老师】最新更新章节〖419章 想当工部尚书〗地址https://wap.275b.com/21_21618/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