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三章 宽以待下(1/2)
——接受批评,今为东方剑客1加一更,不过东方剑客1也不用担心,写作是我的爱好,不可能太监。只不过我的爱好太多,时间摊薄了点,慢慢来,不用急。
李允火速搬师,飞舟东下,一路上无暇欣赏长江沿岸雄奇瑰丽的美景,只想马上和朱全忠干上一仗,他现在的心态颇有点象输红了眼的赌徒,万事不顾,只想马上再来一局好翻回本来,以这种心态指挥作战只怕凶多吉少!
舟过三峡,水流湍急,漩涡密布,白浪兼天。龙舟顺风顺水如箭直下,猛然一堆黑色怪石兀立江心,有如猛兽搏人,龙舟眼看就要撞个粉碎!小观音出身名门,从小养在深闺没出过远门,此番“不幸”被俘,却得到这么一个饱览风光的远游机会,哪有不好好看看的,所以她第一个发现江中礁石,小嘴正吟咏着李谪仙的“朝发白帝彩云间”转眼就改成了一声尖叫,李允及大观音、梅妃也都看见(至于韦清芳、时珍珠,晕船呢,正在自己舱房里大吐特吐),无不惊得面如土色。这时全船舟子一齐发出一声悠长的吆喝,舵手把舵柄向右一掰又一个急回,左弦水手皆持长篙往礁石上一点,笨重的龙舟作出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灵活的蛇行机动,绕过了礁石,江水湍急,飞珠溅玉,船上人再回头时那堆大石已成了白浪之中的一个黑点了。
李允惊魂未定,有人告诉他:“此即滟预堆也!船上舟子皆熟手,那是万无妨碍的。”李允抬腿就赏了这位“明白大先生”一脚:“知道他妈不早说!”穿越以来他长的最快的不是位子,不是个子(当然也不是棒子),而是脾气!脾气坏,心情劣,这位事后的活诸葛亮还有不挨打的?
连日雨伴行舟,直到金陵,忽雾散云开,落日生辉,霞光万道,大观音一向沉默寡言,这时忽指着晚霞开口道:“金光送日,此吉兆也!”李允大喜(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说的不是李允吧),正想抱过啃上一口,这时码头上一骑背插红旗飞驰而来,狂呼:“大捷!”
李允惊顾大观音道:“夫人不言则已,言必有中!”——多说点吉利话,蒙不着也不要紧,那是万无妨碍的!
龙舟放下小艇接信使上船,信使带来的正是朱、王二将斩敌骁酋,朱师大溃的喜讯,李允大喜,厚赏来使,恢复朱、王原职,进爵一等,并令二人:“以敌方生死将领换回我刘、台二军长遗体,厚葬之。”
比及登岸,随驾及金陵留守文武官员尽来朝贺,李允回到皇城升殿议事,想要趁胜追击,将就今年把朱全忠也灭了。
李允的意志就代表国家的意志,于是远征岐蜀长达半年多疲劳残破的大军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对汴备战中。杜让能从心底并不赞成连续作战,但是李允兴头起来了那是按不下的,只好督促各军把备战和休整安排好,一定要劳逸结合,只图好,不图快。
朱瑾奉诏用被俘汴军将领换回了刘军长和台副军长的首级,与尸身缝合,葬于宿东,神主迎入英烈祠供养。临穴之日,李允亲临哭奠,御笔亲题“不成功,则成仁”六个大字(有点耳熟是不是?)并赋诗一首:“生当做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史书上说:左右莫不慷慨涕下!
办完了这些急务,就该秋后算账了。在那个时代改变皇帝订下的攻守策略,就算打了胜仗也是有罪的,何况打了这么大一个败仗!从这事上分析,尉迟勿猛未始不有居功自傲,压制同僚,狂妄轻敌的过失,但是李允是念旧的人,把罪朝小里算,倒是大力突出他夺取第四师兵权,全力西进最终接应出第二军残部的功劳,由死罪减等为褫夺军衔,白衣从军效力。李允叫他带着最精锐的第五军、第六军、第七军攻打汴宋,并向他暗示:只要拿下小小一个州,就恢复他原职。
其间当然要接见朱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万世大唐】最新更新章节〖一百一十三章 宽以待下〗地址https://wap.275b.com/224_224701/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