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变节(1/2)

十三军驻地踞黄河最近,正因为太近了,且离决口还有段距离,所以并没有受到大水的直接冲击,大水是一层层漫上来的,十三军还来得及携带全部辎重给养向西北逃窜,据黄河河堤而立营。军长王宗裕派出全部斥候,一无所得,全无友邻消息,北面是黄河,东面是黄河决口,南面是张存敬死守的铁城汴州,西面是大梁国千里国土,十三军成了孤悬敌后的一支死军了!

是夜,有人自称王军长故人,求见。王宗裕请入军帐,却不识得,因问道:“恕王某眼拙,不识尊驾何人?”

来人笑道:“王军长莫管在下何许人也,在下不过是不忍王军长一世英名毁于一旦,特来为军座指一条生路!”

王宗裕改颜见礼道:“敢请先生赐教!”

来人大言道:“王军长有三必死,请为将军言之:身陷绝地,必无生理,必死者一也!纵发奋勇武,杀开血路,全军所存者亦必十不余一,覆军之罪,必死者二也;纵唐主不罪,亦概因大梁未亡,所谓狡兔未尽,走狗不烹者也。以君射杀皇后之罪,早死犹罪一身,迟死必累九族!故将军必死无生,请为先吊之!”

一席话惊得王宗裕遍体流汗,强自辩解道:“故主英明,待人以诚,必不负我。”

来人笑道:“唐主果信用将军?吾闻将军昔有死士千余骑,为何吾见将军左右只有数名心腹?”

一句话又打中了王宗裕要害,唐军对新降之兵一定要打散重编,王宗裕那千余名死忠分散到十几个军里,按这么算下来还能分到几十个,不巧的是这些人全都是骑兵,所以大部编入轻骑军,王宗裕只分到六人,这在他看来就是对他的不信任,当然,这种看法他没敢跟任何人说,包括关系最铁的十五军军长吴天赐,今天竟被人一语道破!王宗裕拍案而起,拔剑喝道:“你定是梁军奸细,竟敢来游说与我,不怕我一剑杀了你吗?!”

来人丝毫不惧,反而大笑道:“将军暗疾讳医,死在眼前,吾便于泉下恭候将军!”返身就走,犹自摇头叹道:“如此愚人,不可救药,可惜我一片好心,反白饶上一条性命!”

王宗裕忙又请之回来,道:“王某一时情急,先生见见谅些个。眼下困局,正要先生指点迷津!”

深夜,中军帐里忽然打起“聚将鼓”,各级将领急急奔入大帐,人人都在想:定是大军传来消息!帅位之上王宗裕阴沉着脸说道:“现已探明汴州四周已无我军存在,尉迟总长所部非覆即亡,今我军北面是黄河,东边是决口大水,南面是坚城汴州,西面就更不用说了,是梁国千里国土,可以说我军已陷死地,该怎么办,大伙说说。”

一一五旅旅长马确(十四军军长马殷的弟弟)年轻气盛,说道:“卑职以为当下之计,我军应当机立断横渡黄泛区,向杞州我军靠拢!”马上有人出来反对,认为缺少渡河舟筏,不如就地坚守,等待水军救援。也有人提出向西攻击梁国腹地,杀一个够本,杀两赚一个!吵吵嚷嚷一个多时辰,没拿出一个统一的意见,但有一条,虽然大军陷于绝地,却没一个人提出投降一说,王宗裕本以为会有一两个动摇份子,自己就可以拍板决定全军降梁,哪知这些人一个个铁了心要给大唐陪葬,拉着脸说了句:“再议吧!”回帐向那说客说明情况,现在他已知这名说客的身份竟是大梁右相敬翔,敬翔听得事不可为,只好退而求其次。当夜,王宗裕借口探看敌营,放弃指挥,带着亲信六人及敬翔投奔梁营而去。以明智者看来,大梁已是风中殘烛,王宗裕无异于饮鸩止渴,但王宗裕既然不想死,那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况且敬翔告之说:契丹万骑覆灭,已使耶律主雷霆震怒,将发四十万铁骑灭唐!所以投梁在王宗裕看来不失为明哲保身,所以他就扔下部队跑了,这使第十三军身陷死地之后又失去了指挥官。

大梁马上马这一喜讯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万世大唐】最新更新章节〖第十四章 变节〗地址https://wap.275b.com/224_224701/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