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淮南双雕 一(1/2)
公元891年,也就是唐昭宗大顺二年春,孙儒尽起淮州、蔡州的全部军队横扫江淮,杨行密的守城士卒都望风而逃,孙儒前锋李从立突击宣州,杨行密派奇兵袭击,打败了他。于是孙儒将扬州放火焚毁,驱赶所有青壮年男子和妇女随军,杀老弱充军粮,渡江攻杨行密。他这一行动造成了规模空前的流民大军,他们被背后的死亡驱赶,向着心中的圣地——丹王治下,奔涌而来!这要说也是李允自找的,他的《大唐义报》流播天下,把他统治的地方描绘得象天堂一样美好,使得故土难离的百姓在必须离开故土时,不约而同地投奔他来了。接到军情后,李允不慌不忙,他告诉手下军政大员:这场大战最少要打到明年六月,让他们打去吧,咱们看准时机再出手!对于流民,情报来源上却语焉不祥,李允敏锐地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命令迅速查清,两天后情报来了:流民,大批的流民,估计至少有三百万,正用一切手段渡过长江,涌向常、苏二州!
“怎么办,大伙说说。”
杜贤等人商议的结果差点把李允气死——他们竟要求封锁长江,拒流民于境外!李允声嘶力竭地把他们痛斥了一顿:“放屁!(李允对杜贤一向尊重,因为文人好脸面嘛,一怒之下也不管了!)几百万人哪!都是大唐的子民,立国以来,是他们辛苦劳作,供养我们这些官员吃喝玩乐,今天他们落难了——他们的落难还不是因为我们这些官员无才、无德、无耻、无用造成的!你们竟想让他们自生自灭,你们还是人吗?!只要本王还有一口气,就绝不允许!”义正则词严啊,怎么样,都小鸡了吧?“用一切手段帮他们过江,用一切财力安顿他们,不得饿死一人!”
保民得用于化龙啊,于是于副使连夜赶到,他对李允的决定十万个支持,一肩挑下了安置流民的重任。不但李允大力渡民,就连润州安仁义也不忍坐视,派船接送流民过江,双方舟船相傍穿梭,双方官兵们都相视一笑,没有发生任何冲突。杨行密也没有阻止安仁义的行为——李允想做好人,就叫他做去吧,这小子享惯了荣华富贵,哪里知道流民就是一群蝗虫啊,到哪都是草根树皮一扫而光,更别说粮食了!等到他吃了苦头就知道好人不是那么好当的了!再说李允受制于流民,自己后方就安全多了,可以全力对付孙儒。
李允本以为三百万流民不可能全跑我这边,杨行密怎么也得分个百八十万的,再说,手里缴获董昌的三百万斛粮食还剩下不少嘛!李允亲自慰问了投奔来的百姓,数万百姓亲眼见到了传说中的“百姓救星”,全都喜极而泣,李允面对这些扶老携幼,被疲劳、饥饿和绝望折磨得形销骨立的大唐百姓也不禁撒下了同情的泪水,他立马高坡,向百姓发誓:“你们是大唐的百姓,本王是李唐的子孙,只要有我李允在,”指着身后的“丹”字大旗,“只要此旗不倒,你们就受本王之庇护,再没人能驱赶你们,杀戮你们!你们到了这里就什么也不用害怕,本王会给你们提供粮食,不会让一个人饿死!本王会扫平天下,重致太平,让你们安居乐业!”回顾手下,大喝道:“放粮!”瞬时间欢声动地,百姓罗拜马前,痛哭流涕,山呼:“我王千岁!”
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切都要有强大的武备作后盾,没有武备,百姓就是猪羊啊,李允心潮澎湃,一时间明确无误地定下了今生的奋斗目标:扫平藩镇,统一天下,建立一个科技发达的君主立宪制强国,北方那些个游牧民族,就算势力发展到欧洲,还是把王庭放在中国北方,每当汉民族刚发展到 他们就打过来,使中国倒退上一百年,好不容易打跑了,你这里刚一开始发展,他又打过来,不然中国早就是天下第一强国了,有了老子,宋元明清就不必再出现了,我要建立一个万世永存的大唐帝国!
美好的愿望总是碰上冷酷的现实——流民来的不只三百万,而是足足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万世大唐】最新更新章节〖第二十三章 淮南双雕 一〗地址https://wap.275b.com/224_22470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