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俺要出京 上(2/2)

部分啊,半晌看完,已是看的兴高采烈,热血沸腾,刚要奋起龙威大吼一声:“朕准拉!”忽然想起后面还坐了个爱哭鼻子的老太太,貌似这奏折虽然在自己手里,蒙古军务好办,但旗务方面准与不准好象和自己没什么关系,心下无奈,只得让太监将奏折交给皇太后。

皇太后拿过奏折,心道:这昼哥儿不过二十出头,比皇帝还小,能写出什么好条陈让皇帝看的这么兴奋,难不成又是整治旗人?不会,昼哥儿是正牌子满人,不会做这种事,要不以后怎么和族中子弟相处。她素来信的过张廷玉的人品才学,奇怪这弘昼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能让张廷玉看上,当下不禁起了好奇之心,遂打开来看,只见开篇就是四个大字:平蒙古方略。

皇太后见此不由得一惊,心道昼哥儿好大的口气,我大清和蒙古打了这几年,便宜怎么没占到,亏到吃了不少,这孩子究竟有什么才学,竟敢妄谈平定蒙古。念及此处,不由得向下站的张廷玉看了一眼,却见张廷玉恍若无事一般,似乎早就默许了这奏折的内容。

难道真有什么高明的见识,皇太后不禁有点疑惑。遂继续看了下去,见下面罗列了不少条款,对作战方案记录甚是详细,平蒙古方略看完,后面便是弘昼根据自己的想法写了点关于旗人差使的问题,老太太虽说有些见识,军事上却实在是非她所长。当下将那奏折交给身旁的太监,道:“军务非哀家所长,你念给下面各位大人听,大伙议一议吧,不过这旗人差使的事到是不错,毕竟能让他们有口饭吃。”

那太监也不迟疑,拿起奏折,大声念了起来。刚念开头,群臣就开始议论纷纷,均道这艾五能有多大年纪,这么多老成谋国的大臣们尚且拿不出个平定蒙古的好主意,他就敢放这话,莫非此人竟是哗众取宠之辈。几个不知道深浅的御使刚要出班弹劾,却见张廷玉眼光冷漠的像他们一扫,也都不敢说话了,众文官见此,也不敢再说话,只的继续向下听。

听着听着,一众文臣发现这奏折上的条陈似乎也不是无忌之谈,至少思路是清晰的,论点是明确的,引用的例子是经典的。再往下听,到了战场上的具体实施了,这时大部分文臣就不懂了,又一想,俺们不懂,有人懂啊,于是文臣们的目光开始转移到另一侧一众武备人员的脸上挪去。只见武将们有的低头沉思,有的面露惊讶之色,还有的两眼放光,甚至有几个已经快要有手舞足蹈之势了。这奏折上的条陈看来还是可以的,文臣们想到。当张廷玉的目光再一次像他们看过来的时候,大家纷纷下了最后的决心:这奏折上的条陈那是相当的不错!!

而武将们有着和文臣几乎相同的经历,只不过换了个次序,在念到大政方针这些文学气息比较浓烈的问题上他们看向了文臣队伍,并且,用目光威逼他们的对象换做了兵部尚书刘淳。同样他们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这奏章不错,俺顶了!

;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乾隆盛世的相声王爷】最新更新章节〖第三十三章 俺要出京 上〗地址https://wap.275b.com/226_226274/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