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地仙黄道林(1/2)

当年高教授刚从牛棚放出来,作为国内仅存的文物鉴定专家,被吸收到上京考古队工作,当时所谓的考古工作,其实无非就是隔三差五的下乡,用一些粮票、布票,去乡下收一些瓶瓶罐罐,和倒腾文物的文物贩子差不多。

毕竟年轻嘛,也不受人重视。

直到有一次,他去河西北滨乡收东西,无意收到了一卷黄牛皮书!

因为是走路下乡,当天也回不去,所以晚上的时候,闲着没事的高天仁教授就在当地的农民家里点着煤油灯翻看起这几页黄牛皮制作的简易书籍。

这一看之下,当场就把高教授吓出了一身冷汗。

这书上记载的,就是这个黄道林的自传!

具体的细节高教授已经回忆不起来了,上面的内容他还能回忆个大概。

这个黄道林,最早出生在泗水河畔的一个普通农村,自打记事起,家里的人就死没了,他是跟着村里人靠沿街乞讨吃百家饭长到了十三四岁的。

从十岁出头开始,就跟着一帮乞丐混,给人哭丧,替人讨债,打架斗殴无所不能,无所不精。

十三四岁又混进了一个小帮派,溜须拍马、吹牛打屁无所不通。

到了十五六岁,先是反清,再是灭洋,再是投洋灭清,然后又投清灭洋,他在自传里写的都是证据确凿、理由充分。

帮洋人是为了救百姓出水火,帮清庭是为了驱除鞑虏,总之他做的都是对的。

但高教授认为,这货多半就是个墙头草,哪边强了他就去哪边站队。

不过显然,他把自己吹的再牛b,后世的文献资料里,根本就查无此人,也由此判断出,要么他根本就是最底层的小人物,要么他只是一个得了幻想症的中二症患者。

如果这份自传是真的,那么也顶多只能说明他是一个非常好的投机分子,或者这份自传可以叫‘小人物的逆袭之路’!

这个黄道林虽然从小没上过学,但十岁出头就跟着一帮乞丐到处闯荡,之后又跟着土匪、官差、洋大人四处浪。

社会经验和阅历倒是积累了不少,尤其是这个人的性格,年纪不大,但绝对是老油条子。

根据自传记载,在黄道林二十岁的时候,当时正赶上清廷被洋人撵的乱窜,江山分崩离析,四处军阀割据萌芽。

老油条子原本跟着洋大人追着清廷满世界跑,后来觉得捞不到油水,就在康东地区投靠了一个小的帮派,叫锄头帮。

投靠这个词也是自传里写的,但其实根本就是被强行扣押当了土匪罢了。

这个帮其实说起来也不算个帮,原本就是几个村死剩下的农民,也没武器弹药,就是各自拿着种地的锄头占地为王,靠人多杀人越货。

几百人被逼的活不下去了,就在村子里集中起来做了拦路恶霸,清廷的辫子来了,直接宰了,捡了值钱的东西和银两,脑袋拿去洋大人那换钱。

洋人来了也宰了,同样捡了东西,脑袋拿去清廷换钱,土豪劣绅来了,也一并宰了。

甚至连偶然路过的土匪、军阀小队都给宰了!

唯独两种人不宰,一是女人不杀,留着当媳妇生娃传宗接代。

二是比他们还穷的乞丐不杀,留着拉帮入伙,黄道林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加入进去的。

跟着洋大人路过此地,洋大人全被干死,剩他一个,刀架脖子上了,他就拿出了平生所学,呜呼哀哉的喊着冤枉,说自己也是被压迫奴役的穷苦人,还当过乞丐。

当时乞丐分为污衣和净衣门,黄道林当初嫌弃污衣太脏,就入了净衣门,也算他命大,这净衣门入门必须打断一根小拇指。

要说黄道林真是天生幸运,他小时候偷人家地主家的红薯,被逮住后刚还没剁了一根小拇指,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地府微信代理人】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七十一章 地仙黄道林〗地址https://wap.275b.com/230_230015/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