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四章 北方军一改(2/3)

海陆,“宪兵团”下辖的宪兵队,分散到了陆海军各个基地与部队,包括作战舰艇。“特别勤务团”正在组建的第四分队,就是海军特别侦查分队,

五支总参直属部队,皆为北方军正规军。

北方军陆军部队,放弃“乡里亭”编制,改制为常备军,边防军,本土预备军,三军之后。将陆续把二十万幽州边军,屯田兵,削减至六万。

由于对乌丸作战,背上了二十万边军的包袱,一年半的时间才裁撤不足两万,精简到六万的目标,裁撤掉十五万边军的前提,就是幽州长城以北要有纵深。

塞外新设的热河郡与辽阳郡立不起,承德与辽阳两个自由市钉不住,边军就经不起大刀阔斧,这至少还需要三年时间,耗费巨大。

六万边军,将会重组为三个“乙等”边防团。十五个丙等卫戍团,皆为“边防军”编制。余十五万老戍卒,屯田兵,不少都五十多了,皆要退役还民。

“丁等”本土预备军,将以架子军的方式存在,不再按户头征发的郡国兵户丁征召制。

本土预备军的最低组建单位为“县”,一县按登记民兵,预备役多寡,搭建相应的五百编制连级部队架子,郡级搭建三千编制营级部队的架子。

预备军除一成现役外,放弃一切日常训练,只以每年秋收后月训,兼考核预备役与民兵军事技能。

幽州及冀北预备军,民兵连以上番号412个,500满编的民兵连,实际在役多不足30人,在役在营总兵力一万一,注册民兵七万六,预备役两万八。

多余乡兵,更卒,徭役,一概除役还民,无偿徭役时代,在北方联盟势力范围内,结束。

警政与武装警察部队,将陆续使乡兵全部除役,从此不再无偿征发人头兵,动员只针对注册民兵,预备役。

北方军改制的重心,就是为了大规模缩减农兵,边军,代之以全脱产的常备军。从征兵制改为募兵制,从三十年服役期,缩减为三年基准。

士兵招募三年,可志愿延长二年,不再担负无偿服役义务。五年后晋升不到士官,一律退役。士官全部为志愿兵,军校生享受教育资源,基础服役年限五年。

每组建一个常备军的连,就会相应减少十个以上民兵连编制,且战时不必再征召,动员。

时下北盟只组建出了北方军第一“联盟”重装团,第二“东方”重步兵团,第三“西方”重步兵团,三个“甲等”常备步兵团。

“甲等”常备骑兵团两个,北方军骑兵第一“近卫”骑兵团,第二“赤备”骑兵团,被列入常备军的总兵力,已达一万八,其中步兵一万一,骑兵近七千。

仅这五个常备军甲等团的军饷开支,一年就要6000万元。常备军越多不会越便宜,

可若批量制造军舰,6000万起码能造一百艘以上的“弩”级护卫舰。

但这都是值得的,一个三千人编制的“甲等”常备步兵团,可以免去五万人的兵役,惠及三十万人口。

只要再组建两个常备军“甲等”步兵团,幽州包括冀州北部,所有北盟势力范围下的民兵,预备役,都会成为纸面数字。

除了在常备军战损过大,新兵供应不上,为军队提供紧急兵员补充,填补二线战时运输与三线临时卫戍外。这些动员兵,永远都不必再动员,征发。

西进凉州只是个机会,按部就班的军改才是根本。

对乌丸作战时期,那种短时期的大规模动员,军械囤积不够,生产跟不上,配发不及时,不少动员兵手里连根矛都没有,动都动不了,样子货都不如。

动员兵一乱动,一上前线,非但对前线战事起不到作用,反而会吃掉补给,增大后勤困难,动真格的又指望不上,十万动员兵,不够公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三国圈】最新更新章节〖第三零四章 北方军一改〗地址https://wap.275b.com/237_237797/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