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紧张的准备(1/2)

在家里又待了两天的便返回了部队。

随着时间的推移战争的气息越渐浓厚。

发动一场战争需要准备的时间是漫长的,要知道战争打的实际上就是后勤,前期准备的越是充足,打胜仗的可能性越大。

日军在侵华战争的时候就做了打量的准备。

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此次大战为各 队和军火工业提供了一个学习机会,作为日本则从中学到了不少的只是,一般是以步兵突击战术,野战筑垒技术和装甲战术。

日军更多的是学习德国的突击群战术,并从中整理出适合自己的战术,从而大量的,轻型步兵平射炮和曲射炮、轻机枪和冲锋枪,手榴弹和掷弹筒等装备部队,学习到的步兵战术操典也下发到部队。但是与欧洲不同的是,日本人更强调精准射击和白刃战。

所以每一个合格的日军要经过长达半年的高强度训练,不止单兵的战术训练,更多的实战训练让日军的射击更加精准,再加上日军三八步枪的稳定性,四百米成为每一个日军有效射击范围,基本上能实现打固定目标两发命中的情况,除此之外,日军更强调精神层次的训练,武士道精神也是应运而生,他们认为战争始终是需要人来解决,而不是一推冰冷的武器,所以在加强训练的同时,尽量摆脱对轻型迫击炮和掷弹筒的依赖。

另外一个就是日本开始大力的发展工业,尤其是军工业,各种武器则应运而生,他们没有像德国那样的重型坦克,反而轻型坦克更能适应中国的地形,因为中国的交通实在是承受不起重大几十吨的装甲,桥梁一般都是老式的,还没等过桥,坦克掉下去了,得不偿失。

因为中国没有重型火炮,所以装备在部队的火炮口径也不是很大,诸如150毫米的火炮基本上不装备。

中国几乎没什么制空权,现在太空飞的基本上都是日本人的飞机,他们的飞机一般不装备什么太多的防御型武器。

换句话说,这样的军队放在欧洲不够看的,可偏偏放在亚洲堪称第一。

反观中国,则是不同。(首发、域名(请记住_三<

自甲午战争到现在,国家也只能是说表面上的统一,派系林立,军队中更是有什么桂军,川军,晋绥军,东北军,西北军,中央军。虽说现在统一归国家管辖,可更多的时候听宣不听调。

这不九一八之前刚打完的中原大战,哪有时间发展工业,现在能造枪的也就一个汉阳枪械厂,大部分武器都需要进口,可你要是专门挑一家进口也行,毕竟装备好办,可政府不然,谁给提供贷款就要采购哪家的,到现在,除了中央军的部分部队是统一制式装备,其他的部队几乎是万国造。哪国的都有,子弹型号就十几种,而且大部分都要进口,这样的后勤怎么才能打赢仗呢。

现在要准备的事情一个是人员,通过范久红的办法参军的人员如潮水一般,但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参加你东北军,自从中央军用了这个方法,东北军招人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人家一听说是东北军,都不愿意参加,留下的都是些穷哈哈,他们的理论就是在哪不能混口饭吃,哪块黄土不埋人。

整的现在部队里很多的人都是别人不愿意要的,或者是抱着混日子来的,较之前东北出来的老部队差了不是一星半点,人数是多了,战斗力反而下降了不少。

范久红在招满了人员后,便开始加强训练,试图恢复之前的战力,好在他招人的时候要早上不少,那会正值长城会战末期,大家的心情还是比较亢奋,训练基本上不用怎么盯着,也能顺利的进行,部队几乎一个月就会变上一个样,战力也在节节攀升,到目前为止也就差实战了。

除了人员,就是武器了,好在常经武整来一批装备,不至于让120师如同其他的部队一样万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抗战1931】最新更新章节〖第296章 紧张的准备〗地址https://wap.275b.com/240_240410/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