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情深意切的“假话”(1/3)

说谎这这件事情,其实本身并不是一件难事。

但是事情的关键,往往不在于谎言本身的正确与否,而在于谎言所带来结果的得失,这才是每一个想蒙骗世道的人所苦恼的地方。

不过,在当今的诸国百姓看来,当世的大国都开始说谎,行欺诈之事,那么小民之间的欺骗,也就显得微不足道,这世道也就没有什么公平可言。这也是这世道,真话没人相信,谎言却被世人奉为圭臬,大行其道的原因。

“贵国的军队,不知何时才能赶到?”,洛水大营中军大帐之中,一副英姿飒爽模样的义渠王,盯着营中魏开目光炯炯地沉声道。

魏开闻言,面容不露声色,心中却感到好笑,甚至有些厌倦,毕竟这样的问题,自己已经听了不下五遍了。

但是当每次有人提起的时候,魏开却一定会不难其烦地向他们解释,让他们坚信魏国的军队马上便要赶到。敌人的越是愚蠢,魏开心中便越是欢喜。

兵者,诡道也。

洛水岸边的几万草原之众,营中满座的所谓草原能臣良将们,难道就没有思考过,若是没有魏国的数万大军,他们这数万之众,如何在这虚弱的秦国身上撕咬下一块美味的肥肉?如何使他们此行利益最大化?

若是他们有一丝想法,也不会像现在这个模样,束缚着自己的手脚,只能愚蠢地等待魏国到来。

时机能给予人新生,同样也能带来死亡。草原诸国借助魏国之势,一举攻入秦国的腹地,而秦国却没有察觉,便是草原诸国抓住了能壮大自身的战机;

而现在魏开能以魏国使臣的身份立于大营之中,继续匡骗这些草原来袭之敌,便也宣告了这些来袭之敌的危机。

可惜的是,那些自诩为智者的这些家伙,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处的境地,

但是在魏开看来,魏国何时能到,这句话也印证了自己原先的猜测,多半都是真的了。

不过,营中义渠王发所问,和先前白戎族长干路谭所问,显然有些不同。

从刚才义渠王发话音一落之后,大帐之中的那些草原八国首领,便纷纷放下手中的酒杯,或者停止正在撕扯羊腿的大手,竖起自己的耳朵,等着魏开这个魏使的回答模样,让魏开从中闻到了一些不一样的味道。

毕竟结盟双方之间,一见面就如此直截了当,近似乎诘责地询问对方的使者,着实让人感到意外。

虽说草原之国的习俗与中原诸国不同,而且之前由于魏国的久久未至,让几万草原大军在此苦苦等待数日,但是双方既然联盟,便是愿意恪守最基本的结盟道德,那么对于使者最起码的尊重不能说没有。

但是现在在这大帐之中,魏开就像一个草原诸国的俘虏一般,被帐中的各族首领不怀好意地打量,各种戏谑的声音不断的传来。

特别是自从魏开进帐一来,不远处便有一个虎背熊腰,身穿皮甲的草原首领,对着魏开暗地摩拳擦掌,龇牙咧嘴,而这一切似乎都被那高坐在营中的义渠王发所忽略,反倒是颇有玩味地看看魏开该如何应变。

然而,从义渠王发诘责魏开之后,大营之中逐渐产生的一些异样,或者说自始至终那些草原之人心中的不怀好意,魏开似乎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坦然视之。

中原两国邦交,时常都有君主刁难对方使臣,考察他的胆量和学识,意欲稍微窥探对方国中情报,或者彰显本国强大的事情发生。

因而朝堂问答,随机应变绝对是辗转于各国朝堂之上那些使臣的必修课,甚至说这是难得博取美名,从而加官进爵的机会。

要知道,在诸国邦交之中,若是得到那些魏齐楚这样大国国君的赞美之词,那么以后那个使臣的功劳簿上绝对要隆重地记下一笔,言某年某日,魏王曰,卿真乃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秦立六十年】最新更新章节〖第九十一章 情深意切的“假话”〗地址https://wap.275b.com/241_24161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