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心理暗示,用言语引导他人心理(1/7)

巧妙提出意见,令对方意识到不足

沟通是一种复杂的心理交往,而每个人的微妙心理、自尊心往往在里面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稍微触及它,就有可能产生不愉快。所以,对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事情、可能引起对方不快的事情,比如提出对方的不足之处,这时候不能直言相告,只能通过语言暗示来达到目的。在说话时,我们需要真诚,但却不一定要真实,比如对方是一个长相欠佳的人,你一见面就说:“你长得真难看!”相信对方在自尊心受伤的同时也会恶语相向,和谐的人际关系也随之消失。基于每个人的微妙心理和自尊心,所以,我们在说话时尽量利用语言来传达心理暗示,巧妙提出意见,不伤和气地令对方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有一天,有个倒卖香烟的商人正滔滔不绝地大谈抽烟的好处。不一会儿,从听众中走出来一位老人,他大声说道:“女士们,先生们,对于抽烟的好处,除了这位先生讲的以外,还有三大好处哩!我不妨讲给大家听听。”商人一听见老人说的这话,转惊为喜,连忙向老人道谢:“十分感谢您了,老先生。我看您气宇不凡,说话动听,肯定是位学识渊博的老人,请您把抽烟的三大好处当众讲讲吧!”老人微微一笑,立刻讲起来:“第一,狗见到抽烟的人就害怕,就逃跑。”台下的人显得莫名其妙,商人则暗暗高兴。“第二,小偷不敢到抽烟人家里去偷东西。”台下的人很是不解,商人则喜形于色。“第三,抽烟者永远年轻。”台下的一片轰动,商人则满面春风,得意洋洋。

不料老先生接着说:“女士们,先生们,请安静,我还没说清楚为啥会有这样三大好处呢!”商人十分高兴地说:“老先生,请您快讲呀!”“第一,在抽烟的人中驼背的多,狗一看到他们以为拾石头打它哩,它能不害怕吗?”台下的人发出了笑声,商人则吓了一跳。“第二,抽烟的人夜里爱咳嗽,小偷以为他没有睡着,所以不敢去偷东西。”台下的人一阵大笑,商人则大汗直冒。“第三,抽烟的人很少有长寿的,所以永远年轻。”台下的人一片哗然。

老先生并没有直接批评商人的行为,而是先表示赞同商人的说法,再一步步通过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就收到良好的效果。正所谓“曲径通幽,渐入佳境”。

丘吉尔说:“要让一个人有某种优点,你就要说得好像他已经具备了这种优点。”有可能身边的朋友遇到困难就畏首畏尾,或者办事时总是犹豫不决,那么这时候你可以通过言语来暗示:“这样畏首畏尾的不是你以前的表现啊!”当你给他戴上应该具备优点的帽子时,由于给他一个良好印象的“定位”,因而,他会在言语中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在这一过程里,你已经操纵了他的心理,并引导他走进了你的“布局”,最终他会为此而奋斗,从而改变自己的一些缺点。假如你直接对他说:“你这个人真笨,什么事情都做不好。”这样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心,也会伤了彼此的和气。

心理点拔

那么,如何运用一些不伤和气的话来巧妙暗示对方身上的不足之处呢?

1.委婉含蓄,巧妙暗示

委婉含蓄的语言表达是一种艺术,这样的表达方式比口无遮拦、直言不讳更能体现出自己的修养。直言不讳虽然简单明了,但容易刺伤对方的自尊心,影响到他人心理产生不愉快的情绪,继而造成和谐人际关系的破裂。而委婉含蓄的表达显得礼貌得体,使对方听起来轻松自在,心情愉快,也更容易使人接受。当你通过语言暗示给对方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操控了其心理。

2.直言直语伤人,何不绕个弯

每个人的心理都是极其微妙的,间接比直接更能产生有效的影响效果。一针见血地指出对方的缺点,尽管你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直言直语的杀伤力却是很强的,很容易就让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心理学与口才技巧】最新更新章节〖第13章 心理暗示,用言语引导他人心理〗地址https://wap.275b.com/242_24201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