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由嘴窥心,说话与心理的紧密关系(5/7)
工作带来的压力,有的时候不满情绪在时间的堆积中达到了崩溃的边缘。心理学认为,有了情绪就需要发泄出来,否则会给身心带来一定的危害。当然,每个人采取的发泄方式不一样,有的人可能会大哭一场,有的人可能会化悲愤为力量,而谩骂滋事不过是一种过于激烈的方式。其实,那些心中有了不满情绪,习惯于通过谩骂滋事这样的激烈的方式来发泄的人,只是表明其内心是空虚的。
女朋友带着自己的行李走了,没有告别,只是写了这样一句话“我们分手吧,我走了,你自己好好保重”。连“分手”都感觉是被通知的,小华觉得心里太憋屈了。早上强忍着痛苦去上班,却由于不小心出了差错,又被上司训斥了一顿。坐在回家的公交车上,小华感觉看谁都不顺眼,想着一个人回到空荡荡的屋子,心里百般不是滋味。情感上的受挫,工作上的不顺,让小华心里的不满一点点累积起来,今天,他觉得自己的情绪已经到达边缘了。
为了女朋友,来到陌生的城市,连个说话的朋友都没有,内心的空虚与伤痛的折磨让他极度疲惫。他想闭着眼睛睡会儿,可是没想到一个急刹车,站在旁边的那位男士一下子倒在自己的身上,小华立即骂了起来:“搞什么嘛,没有长眼睛吗?”男士立即道歉:“对不起。”“说对不起有用的话,要警察干什么,真是……”接着,小华又用家乡话骂了起来。“穿得挺像样的,没想到这么没有素质”、“唉,现在的年轻人啊……”周围的人纷纷议论起来,小华满脸怒气,大声喝道:“司机,停车,我要下车……”司机怕他闹出点事来,就近停车,小华气哼哼地下了车,临走时还又骂了一句。
这样的情景想来是每天都可以看见的,一些打扮得体的人因为拥挤或被踩了脚就大吵大闹,骂人的粗俗程度令人难以想象,而且,声音高得整个车子上的人都能听见。谩骂者语言粗俗,与他们的形象相去甚远,甚至有的人还会因为点点小事而大打出手。为什么他们会在公众场合毫不顾及形象而大吵大闹呢?其实,他们之所以做出如此“出格”的行为是源于心理的不满,谩骂滋事只不过是发泄情绪的一种表象而已。
那些喜欢谩骂滋事的人,其内心是空虚的,他们在心理上常常会感到焦躁不安,但却没有办法消除,只好积压在心里。生活中的小事不过是导火线,于是,他们就借题发挥,趁机发泄出自己内心不满的情绪。而且,他们所采取的激烈方式是不分时间、地点、对象的,也不考虑后果。
心理点拔
1.源于生活、工作的压力
其实,谩骂滋事者有这样的心理是源于生活、工作上的压力。在平时的生活中,他们没有合适的渠道去发泄自己的情绪,长期的积累使得他们心理极度空虚,于是就借生活中的小事而与他人大动干戈。当然,谩骂滋事这样的发泄方式是不合适的,是不提倡的。
2.缺乏自信心
通常情况下,人们对于心中的不满情绪都会找到合适的发泄途径,比如与朋友聊天,或者转移注意力,等等。而有的人选择谩骂滋事这样激烈的行为,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自信心,不敢或不好意思告诉朋友,也没有能力找到合适的发泄途径,只好发泄到无辜对象身上了。
3.源于自己的经历
有的人由于儿时的经历或记忆,使得他们的内心非常阴暗,他们怀疑社会,怀疑别人。心理学家认为,在潜意识里谩骂别人是骗子的人,可能自己就有骗人的经历。从心理上分析,很有可能他们有过类似的经历,比如受过骗、上过当。
总爱问三问四的人敏感多疑
在我们身边,有些人的性格都比较敏感、多疑,常常对一些事情“打破沙锅问到底”。对此,心理专家认为,敏感的性格并非一定是坏事,事实上,许多职业都会受益于敏感的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心理学与口才技巧】最新更新章节〖第2章 由嘴窥心,说话与心理的紧密关系〗地址https://wap.275b.com/242_2420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