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垂暮老人】(2/3)

之下,投降了匈奴。

后元元年,商丘成因为巫蛊案,被诛。同样因为巫蛊案被诛或者自杀的还有将军公孙敖,太常郦终报(郦寄玄孙),济北王孙子刘宽,票侯赵破奴等等。巫蛊案,共败坏两个皇后(陈皇后、卫皇后),一个太子(太子刘据),两个皇孙,两个公主(阳石公主、诸邑公主),以及数名将军,太常,大鸿胪,在西汉历史上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但是总体来讲,这些巫蛊案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很难说清楚到底有没有事实。给汉武帝带来深深伤害的太子巫蛊案,最终的结果却让人心酸。民间很多人都对太子寄予同情,都认为太子是被冤枉的,汉武帝派人调查了此事,最终的处理结果是:江充被灭族,苏文被烧死在横桥上,在泉鸠里加刀兵于太子而被升为北地太守的,被灭族。营救太子的李寿跟张富昌,被封侯。

武帝建造了一座思子宫,又在湖县建造了归来望思台。老百姓都知道,汉武帝是想他的儿子了,他年龄大了,晚年丧子让他更加痛苦。四年后,汉武帝驾崩,他得到了解脱。但是,痛苦的何止是汉武帝一个人,还有跟汉武帝相濡以沫三十七年的卫皇后,视父皇如神明的卫太子,两个无辜的皇孙,还有那个嗷嗷待哺时就失去父母、几乎命丧黄泉的皇曾孙——汉宣帝。邪恶的人最终受到了惩罚,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善良的人却也因此陷入痛苦之中。公元前91年,汉武帝66岁,已是一个垂暮老人。

晚年的汉武帝,开始有意识的将朝政交给太子处理,闲下来之后,他最喜欢去的地方,便是距离长安约三百里之遥的甘泉宫。在这里,一方面可以远离喧嚣,让心绪得以平静,另一方面,这里张贴着他最喜欢的妃子的画像,他喜欢到这里来,喜欢在画像前凝坐,仿佛最爱的李夫人就在自己身边。

这一年夏天,按照习惯,武帝又一次出发去了甘泉宫,让自己伤痕累累的心灵接受抚慰。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他走后一个多月,巫蛊案大作,太子刘据杀死使者江充,发兵作乱。武帝震怒,命令丞相发兵反击,平复叛乱,刘据同丞相在京城展开一场血战。一向繁华热闹的长安城,一时间刀光剑影,血流成河。战事以太子出逃、御史大夫暴胜之被处死落幕。

一个多月后,八月八日,太子的行踪在湖县被发现,当官兵赶到太子藏匿之所的时候,太子刘据已经自缢身亡。

刘据从元狩元年被立为太子,到征和二年,已经三十多年,他宅心仁厚,素无过失,对朝廷和百姓们来说,他已是皇位不二的继承人。但是现在突发变故,太子死去,一时间人心开始浮动。

武帝心里也一直不安,一方面,他为太子的死感到痛苦,他们毕竟相处近四十年,他已经习惯身边有这个儿子的陪伴,他也知道,太子发兵是迫不得已,是受奸臣所害。另一方面,他也为江山社稷忧虑起来。

这个时候,武帝的儿子还有四个。

武帝一共有六个儿子,其中齐怀王刘闳已经去世几十年,现在太子刘据也死了。皇位继承人只能从剩下的四个皇子中挑选。

燕王刘旦是一个比较积极的人,他一听说太子死去,马上主动出击,给武帝上书,希望入宫宿卫。按照当时的规定,皇帝的儿子长大后,只能有一个留在京城,留下来的自然就是太子,所以刘旦这封奏折,其实就是请求武帝立自己为太子。他在兄弟中排行老三,前面的刘据和刘闳已经死了,按照顺序下来,轮也该轮到他了。

但是当他的使者到达朝廷,将奏折呈递上去之后,武帝非但没有答应,反而大怒,将使者拉到宫阙外斩首,这是对刘旦很严厉的警告。武帝有他的想法,他不打算立刘旦为后。当然,并不是刘旦不具备继承人的才能,相反,刘旦才学出众,“为人辩略,博学经书、杂说,好星历、数术、倡优、射猎之事,招致游士,”他的爱好、专长,跟父亲武帝非常相像。但正因为如此,武帝放弃了他。

(待续)

【正文】

晚年的武帝,一直在为自己一生的作为而反省。出兵三十多年,壤胡,收夷,服羌,定西域,开疆扩土,大汉诏令所及,旷古绝今,威名,流播域外。但是这一切的代价是国内虚耗,民不聊生。到底功过何论?大概只有盖棺论定。但是武帝内心一直不安,他对自己的作为已有评判。

征和年间,武帝的财政部长桑弘羊和丞相车千秋、御史大夫等人上奏,可以在轮台东部屯田,方便后事。

思忖之后,武帝下诏:“前有司奏,欲益民赋三十助边用,是重困老弱孤独也。而今又请遣卒田轮台。轮台西于车师千余里,前开陵侯击车师时,危须、尉犁、楼兰六国子弟在京师者皆先归,发畜食迎汉军,又自发兵,凡数万人,王各自将,共围车师,降其王。诸国兵便罢,力不能复至道上食汉军。汉军破城,食至多,然士自载不足以竟师,强者尽食畜产,羸者道死数千人。朕发酒泉驴、橐驼负食,出玉门迎军。吏卒起张掖,不甚远,然尚厮留其众。曩者,朕之不明,以军候弘上书言“匈奴缚马前后足,置城下,驰言‘秦人,我丐若马’”,又汉使者久留不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帝国霸业之崛起】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一十二章【垂暮老人】〗地址https://wap.275b.com/242_242079/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