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如何分辨(1/2)
第一百零五章 如何分辨
少年此话一出,曹性心中倒是不由得吃了一惊:潘璋?潘璋不是应该在东吴吗?随即转念一想:对了,历史上潘璋是在孙权继位的时候才去投奔的,想来现在是因为“没到时候”,所以才会依然在老家东郡“待业”。
虽说历史之上的潘璋曾打败过关羽,不过那却是关羽在遭到吕蒙陆逊算计后的事。而曹性在经历快十年的“穿越生活”后,三国名人早已不知“见识”过了多少,因此虽说对遇上潘璋感到有些惊讶,但却依然不足以让他动容。
“此人是汝弟兄?”见少年潘璋和这小孩子的关系似乎很亲密,曹性倒是感到有些好奇。毕竟对潘璋他可是了解不多,要不是对方有“打败关羽”的事迹来“提升知名度”,恐怕曹性根本不会知道三国里有这么一号人。
见事情似乎有缓和的“转机”,潘璋心中也是大大地送个了一口气。当下他连忙走到那小男孩的身边,随即向曹性介绍道:“曹将军,小忠自幼便父母双亡,因此才由在下代为照看;虽然并非是亲生兄弟,不过在下早已把他当作是亲生兄弟来看待。”
看潘璋和那小男孩一副“兄弟情深”的样子,曹性倒是不好再继续责备二人。而这时小男孩也已经停止了哭泣,一双精灵的小眼在稍稍带有一丝惊怕地看着曹性。见自己不小心把小朋友给吓着了,曹性心中倒是感到有些不好意思,当下他便慢慢地蹲了下来,随即满脸笑意地对着那小男孩笑道:“小朋友,汝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
本来曹性此话只是为了缓和一下小男孩的情绪,没想到小男孩的回答却让他终究是忍不住感到一丝吃惊:“我叫马忠,今年七岁。”
“马忠!”这个名字对曹性来说可谓是“如雷贯耳”;不过为了进一步地确认自己心中的想法,在听到小男孩说出自己的名字之后,曹性随即对一旁的潘璋问道:“潘璋,汝可有表字?”
“在下字文珪。”古人互相用表字称呼乃是一种表示亲近的做法。因此在听到曹性的问话后,潘璋自然是忙不送地答道。
曹性点了点头:“很好,那么文珪,汝可知小忠是哪里人士?”
见曹性一脸的严肃,潘璋也是仔细地想了想,随后才答道:“小忠也是东郡人士,不过原先并非与在下同村。”
“嗯,这样看来,至少他并不是那位蜀国大将马忠。”在三国历史上,名字叫马忠而又为众人所知的一共有两位,并且还是西蜀和东吴各有一位。不过西蜀的那位可是地地道道的巴西阆中人,也就是益州人士。因此在听到潘璋的回答后,曹性便已经排除了对方是西蜀那位的可能。
不过如此一来,曹性反而对眼前这位名叫马忠的小男孩更感“兴趣”,甚至希望对方便是那位在历史上属于东吴并且是潘璋部将的马忠。其实如果真要比较起来,东吴这位马忠的能力似乎并不及西蜀的那位,而且他在历史上的“出场时间”和“戏份”也不多。不过和西蜀那位不一样的是,东吴的这位“马忠”,却是很好地“利用了”这为期很短的“出场时间”,来坐下了两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设伏拿下关羽,一箭射伤黄忠!对于旁人来说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却让这位在历史上只是一名部将的马忠给全部做到!在后世的社会里,东吴马忠甚至被138看书网友们“推崇”为“意识流”和“偷袭流”的“宗师级人物”,其原因无非就是马忠完成了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壮举”!
不过让曹性感到苦恼的是:西蜀的那位自己尚且知道他的“出处”,但东吴那位却是毫无头绪。不清楚家世背景,不知道样貌特征,生平事迹更是一些如今曹性绝对不可能会让它“再次发生”的事情。如此一来,倒是让曹性为如何“分辨”马忠身份的“真伪”而大感烦恼。
本来已经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三国之第一神射】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零五章 如何分辨〗地址https://wap.275b.com/242_242252/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