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臣公孙扬(1/2)

奉先三年五月, 平北王慕容琛疏请将爵位传于其子慕容信。

慕容信跋扈难治,陛下经户、兵两部集议, 认为如果慕容信拥兵留镇沅州, 将再难控制,遂诏令尽撤全藩。

平东王慕容务、靖北王慕容祝得知此事, 自知无以苟安, 在同年七月先后疏请撤兵,以试探朝廷意旨。

经户、兵二部确议, 三位藩王及所部数十万官兵家口应俱迁移。

朝中意见不一,老臣多奉保守之策, 以为三藩只可招抚, 不可迁移, 唯有刑部尚书言资、户部尚书米思翰、兵部尚书谢枢等力请迁藩。

慕容彻再命内阁学士并六部九卿会同确议,画一具奏,意见仍无法统一。

慕容彻认为藩镇久握重兵, 势成尾大,非国家之利, 即便三藩胆敢起兵反抗,也不得人心,遂下令三藩俱撤还山海关外。

慕容务、慕容祝奏请移藩, 实非本意。

慕容务希望朝廷慰留,如前朝沐世英守衷州之先例,及撤藩命下,愕然失望, 遂与心腹聚谋,暗中部署兵力,禁止邮传,只许入不许出,并勾结他州旧识,又与慕容祝联络应和,准备叛乱。

奉先三年八月,朝廷命户部尚书米思翰等赴衷州,礼部侍郎梁清标等赴衢州,吏部侍郎曾智等赴沅州,各持敕谕,会同该藩及府尹总兵商榷移藩事宜。

奉先三年九月,朝廷命陕州总督陈善总领衷州军务,宁州总兵桑恪提督衷州军务。

户部尚书米思翰、内阁学士傅达礼既至衷州,立行劝说之事宜,催促平东王起行。

慕容务表面拜诏,却称病不见,屡行迁期,反谋益急,而难于起兵之名,命公孙扬应付朝廷使者,务必拖延时间。

公孙扬再见昔日学生兼同僚,不得不向户部尚书米思翰跪拜:

“衷州世子府属官杨祯,参见尚书大人。”

米思翰赶紧躬身扶他:

“哎,杨大人快快请起。”

米思翰细细打量了一番公孙扬,指着他不由笑道:

“哎呀,杨大人,思翰简直不敢认你了!”

公孙扬也笑:“怎么?”

米思翰行在他前面,不时回看他几眼:

“三年不见,您是光彩照人、气色灿烂,越活越年轻喽!”

公孙扬很得意:

“尚书说的是。养马那会儿,马肥了人老了,如今,做属官这会儿,大权在握,天天都是青春期啊!”

米思翰不由哈哈大笑,指着他真心祝贺:

“好啊,杨大人好福气呀!”

公孙扬遂请米思翰入座,请他喝自己常喝的极品铁观音。

在无数个“杨大人请”、“米尚书请”循环播放之后,两人终于入座,面对面喝起了功夫茶。

公孙扬先喝,他一饮而尽,自卖自夸:

“回味无穷啊!”

米思翰见他喝了没事,才酌了一口,却不由皱眉:“苦,怎么跟药似的。”

公孙扬认真道:“功夫茶本来就是良药,包治百病。”

见米思翰神色不自然,公孙扬又飞快补上一句:

“哦,尚书当然没病。没病也可健身嘛。”

米思翰笑笑,便啪嗒一声放下了茶盏,垂眼看不出情绪。

“杨大人,打从今日起,你可要想清楚了,万事都不能回头了。”

公孙扬照例装傻,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抿了抿嘴唇,出了一副对子——

“静夜酌茶,一壶山水一壶月。”

米思翰毕竟做过他的学生,知道他的恶趣味,想了想也便对了上来——

“闲时泼墨,几笔春秋几笔风。”

米思翰说,若公孙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风月刀】最新更新章节〖☆、名臣公孙扬〗地址https://wap.275b.com/244_244088/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