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军心(2/4)

将门势力强大。

前有藩王,后有北镇。

北镇虽然没了,可是锦州的武将们崛起,同样也是一股不可小瞧的势力。

金江镇比这两地还要远离京师。

如果是太平时节。

当然不提。

不过唐清安还在观望。

观望历史。

他才二十几岁,同样不急。

哪怕朝廷打压他几年,实在抗不过去了,历史又和原来不同,那他就学北镇嘛。

痛痛快快的当一个侯爷。

如果朝廷治理不善,惹得遍地流民四起,那他更不用做什么了,只需要顺应形势即可。

现在唯一忧虑的,就是自身的安全。

所以他才绝对不去贸然见辽东经略,不选择大胆冒险,哪怕因此引来朝廷更加猜忌。

历史上。

毛文龙建立的东江镇,军中将领十之 都是他的干儿子干孙子担任。

论在东江镇的权利和威望,手段虽然粗糙,可是这个时代还就认这些,因此控制力并不比自己要小。

而当毛文龙一死,则万事皆空。

没人敢提为他报仇之事。

就算毛文龙的儿子,也只能乖乖就范。

唐清安有义弟。

可是刘承敏如何又能抗拒大势,能做到的,无非选择保护他的家小,委曲求全。

因此唐清安应对朝廷的策略很简单。

熬。

熬天时。

根据天时而做出选择。

“将军治下有十万兵,辽民三百万,真到了忍耐不住的地步,也是可以入关的。”

谢友成突然说道。

唐清安明白谢友成突然说这番话的用意。

主要是为了表忠心。

谢友成负责机密事宜,知道太多金江镇的秘密,乃至三弟在京城做的事。

如今调离了此位,升任行军司马。

虽然得了一个好结局,但是他不同于旁人。

旁的人投靠朝廷,对将军带来不了什么威胁,而他知道太多的秘密了。

“我是不会闯关的。”

唐清安笑道。

他有太多的历史可以借鉴。

清末民国。

东北大帅。

三千万人口,将近全国十分之一的体量,占据最肥沃的黑土地,军工业齐全,相比国内军阀,连跨时代的飞机都有不少。

此人的实力可以称之为一时无两。

要大后方有大后方,要积蓄有积蓄,要民生有民生,要强军有强军,是从抗拒北方列强中成长起来的军队。

治理地方时,他民心甚高。

可是为了权势,率军闯关入京,却失去了不少的东北民心。

最后损兵失地灰熘熘的回来。

有些事真不是靠实力能说的准的。

唐清安不想冒险。

明明可以等天时看看,何必急于一时。

不提他目前的实力。

就是历史上统一了辽东十几年的后金。

如果不是大明分裂内部损耗,最后被流民军给灭,导致北方失去了统一的大义。

比他实力更强大的后金,一样是奈何不了大明,连占据辽西都做不到。

有时候唐清安也盘算过。

最后想了想,认为自己这十万兵,不提军心民心,顶多把大周京师,山东等打成一团废墟。

然后呢。

就是面对全国反对的泥潭,最后坚持数年,到了人疲马废,物资断绝的地步,灰熘熘的退回金江镇。

然后金江镇内部的军头军心不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红楼从辽东开始】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四十章 军心〗地址https://wap.275b.com/247_247218/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