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周世丰下狱(2/3)

肃,整个北中国发生了饥荒。

不久。

陕西巡抚周世丰急奏。

“诸贼穷饿之极,无处生活,兵至则稽首归降,兵去则抢掠如故。此必然之势。”

诉苦因为没有粮食,各地安抚的义民,皆无法维持,希望朝廷派粮赈灾。

陕西的乡绅们,知道指望不上朝廷,联合懂实物的地方官员,诱杀受抚的义军首领。

有名的义军首领,短短的一二月,就被他们计杀了九十八人。

想要把不稳定的因素,提前扑杀灭掉。

想法是好的。

计策是正确的,但是杀不过来。

杀了一人,还有十人,杀了十人,还有百人,他们发现越杀越多,危险的苗头越演越烈。

陕西各地对朝廷有期望的义军首领,大多被杀完了,剩下的是对朝廷彻底死心的义军首领。

山西的加派和天灾,让流入境内的,抵抗意志坚定的义军们,焕发了光彩,和去年的死灰状截然不同。

声势越来越浩大,有返回陕西的迹象,也有窜入四川与河南的踪迹。

陕西的义军死灰复燃,且和朝廷势如水火。

在招抚前,义军面对官兵不敢抗拒,心里总是抱有幻想,只想着熬过天灾后,就回去故乡,因此有天然的畏惧之心。

所以义军的首领,绝大多数是用的绰号,没有人用真实的姓名。

当下。

义军首领们不在对朝廷抱有幻想,坚定了抵抗之心。

形势发生了变化。

原来只有少部才会打县城的主意,现在各地的义军,已经定下了决心,要推翻官府。

当一支义军被身前的大河挡道,后方的官兵追上来,团团包围。

青壮战死后,后营的妇孺老幼,皆互相扶持投河而死,无人投降,预示了百姓毫不信任官府,不愿死在仇人的手中。

流民和官府的态势,在这一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原来流民军遇到官兵,哪怕是边军中的逃兵们组织的队伍,也形不成战斗力,一触即溃。

从这一年开始,大部分流民军坚定的抵抗官兵,发生了激烈的战事,官兵们再也无法像以往那般,轻易的打败流民军。

陕西,山西两地的义军连成片,还有少部窜入四川河南。

感觉自己被欺骗的皇帝,直接下令捉拿陕西巡抚周世丰,认为自己被官员们欺骗,被流民们辜负。

去年的时候,他说:“周世丰招安,允协朕意”

现在。

他恨恨的看着刘一儒,骂道:“此人蒙蔽朕,败坏了陕西的时局,就不应该采取招抚之策。”

皇帝翻出以前有的官员提出的,应该趁着有利的时局,彻底消灭流民军,而不是给对方缓气的机会。

这封奏疏,让他认为对方是大才。

所以对刘一儒推荐的门生,感到了愤怒和厌烦。

刘一儒当政多年,并没有如他所言,国泰民安,反而比太上皇时期,国事更差。

“贼势猖獗,招抚为非,杀之良是。”

皇帝亲笔写下这句话。

看着弟子满是抱怨的话,刘一儒知道自己失败了。

随后。

“周世丰总制全陕,何等事权。乃听流寇披猖,不行扑灭,涂炭生灵,大负委任。

著革了职,锦衣卫差的当官旗,扭解来京究问。

员缺推堪任的来用。练国事姑著降三级,戴罪剿贼自赎,如仍玩纵,定行重治不宥。”

周世丰被下了大牢。

刘一儒和他的门生故旧,皆来自金陵,浙江等地,他当政的几年,深受皇帝重视,门生遍布朝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红楼从辽东开始】最新更新章节〖第四百五十二章 周世丰下狱〗地址https://wap.275b.com/247_247218/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