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为了正义(2/4)



他们可是两百人就占领了蓬来啊。

蓬来城不是小城,是登州的重中之重,也是山东的经济重城,明周两朝都是军事要城。

以前供应辽东的物资,除了走山海关,另外就是走蓬来,运船到金州。

如此功绩,不但没有得到赞赏,反而不被认可。

他们连如何反攻龙山大营都做出了完善的计划,等拿下龙山大营,整个登州就失去了力量,可以逐步被他们攻陷。

“你们。”

杨春恨恨不已,说不出话来。

事已至此,他能怎么办,都是他的学生啊。

“你们就等着被抓回去,听候军法处置吧!”杨春的话,吓住了众人。

年轻人是冲动的,是不顾后果的。

顾后果,很多事就不敢做了。

正是因为年轻人们的不顾后果,敢打敢冲,为民族的历程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但是不顾后果,不代表事到临头不害怕。

杨春的斥责,让他们终于畏惧,担忧的气氛升起,脸上再也没有了兴奋与得意。

“为了将军。”

沉寂的屋内,马定国的声音坚定不移,缓缓的升起,响彻房梁,鼓舞了人心。

“我们什么苦都可以受,将军言金江镇以人为本,我们所学,皆是如此。”

“可我就是不懂。”

马定国满眼泪水。

进入金州的流民,他们是幸福的,可是在登来等候的流民们,他们是黑暗的。

金江镇上下皆知流民,把流民之苦挂在嘴上,可谁真的懂流民的艰辛?

他在登来四年,看尽了流民的悲惨。

他是谁。

他是爱 人马玄之子,从小受父亲教诲,以岳爷爷为志向,忠君爱国,爱护百姓。

父亲舍身取义,战死沙场。

马定国不认为朝廷的昏君是他的君,他的君只有将军。

提出以人为本,把百姓当做最重要的将军,才符合他内心仁君的定义,才是值得他舍身报效的对象。

不要嘲笑他。

在当下的时代里,君就是国家。

所以儒家提倡仁义道德,爱护百姓是明君的准绳,不然就会背负骂名,以此来束缚君主。

残暴的君主,儒生们会骂他,当面斥责君主。

哪怕棍棒刀剑加身,儒生们也不会畏惧,反而以此为荣,愿意为道义而舍身取义。

为什么马定国的眼睛流泪,因为他太热爱这片土地。

父亲用死亡来教导他学会了忠义,军学堂十年如一日的灌输以人为本的理念。

所以同学们尊敬马定国,愿意围着他。

因为马定国是一个真正的有理想的军人。

二十二岁的马定国,已经开始知行合一,坚定不移的行动,为心中的仁义。

“军司重外不重内,不顾国内百姓们的悲惨,只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马定国坚定的看向杨春。

刺眼的目光,让杨春下意识的别过头,不与自己的学生对视。

“殊不知,与将军提出的以人为本背道而驰。”

“解决百姓于水火,才是我们当下最应该做的,而不是把精力投入到外面。”

登来的流民都生活的如此悲惨,马定国无法想象国内的流民是怎么活下来的。

每一日。

有无数的流民悄然无息的死亡。

“今日之事,全是我一手策划,责任全部在我,军司怪罪,由我一力承担。”

马定国不是投机之人。

他知道今日之事,闹不好会让他人头落地,但他还是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红楼从辽东开始】最新更新章节〖第五百三十一章 为了正义〗地址https://wap.275b.com/247_247218/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