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破冰之旅”(2/3)

南省有多少岛屿?”

“这个等会儿再说。”

同志们干一行爱一行,对什么都好奇是好事。

韩渝微微一笑,接着道:“正因为我们江南省的海岸线主要是粉砂淤泥质的,‘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景象,除云港在江南省很难找到。

虽然只有云港那边的基岩海岸才适合建深水良港,但东如县发现了一条由太平洋进入黄海的前进潮与进入东海的旋转潮波作用下形成的天然海底深槽。

这条天然形成的海底深槽位于东如县大洋口港的外海,深槽边有一个名叫西太阳沙的沙洲。那条天然形成的海底深槽就是一条直通深海大洋的天然航道。

东如县委县政府决心利用这个天然优势建一座深水港。也就是说我们在不久的将来,不但要管辖海域,也会跟云港海事局一样监督管理海港。”

滨江港吞吐量虽然很大,甚至享受海港的一些政策,但说到底依然是内河港口。

众人确认滨江将来会建海港,滨江海事局将来能够“两条腿走路”,一个比一个高兴,一个比一个兴奋。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写的这首诗,大家应该听说,讲的是阳光沙滩的景色。但我们江南省除了云港市几乎没有风光绮丽、坡缓水清适宜开辟海滨浴场的沙滩,主要是一片泥沙淤积、浑浊不堪的滩涂。”

韩渝顿了顿,如数家珍地说:“我们江南省滩涂总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量的四分之一。其中,潮上带滩涂面积300平方公里、潮间带滩涂面积2600平方公里、辐射沙脊群区域理论最低潮面以上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

其实滩涂也是一种资源,它地势平坦,既便于引进海水,又不容易使卤水下渗,是‘煮海为盐’的好地方。北边的盐海,就是一座因盐而生的城市。事实上不只是盐海,包括我们滨江古时候都是以产盐而著称。

早在西汉时,因煮盐冶铁富可敌国,发动了有名的‘七国之乱’。明清两代,我们这边产的盐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之一。串场运河当年就是连接海边各盐场的,滨杨河最初叫上官运盐河,就是专门为了把在海边煮的盐运往杨州开凿的。

现在不煮盐了,我们滨江沿海几个区县正在海边搞滩涂养殖,专门养文蛤、花蛤、蛏子等海鲜。盐海那边也早‘退盐还湿’了,连绵的滩涂盐田变成了海边湿地,成了麋鹿故里和丹顶鹤的故乡!”

一个职工不禁笑道:“《一个真实的故事》就是唱盐海那边的丹顶鹤的。”

“什么一个真实的故事?”关克难好奇地问。

“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为何片片白云悄悄落泪,为何阵阵风儿轻声诉说,唔喔哦,还有一群丹顶鹤,轻轻地轻轻地飞过……”

“听过,这是首老歌。”

……

见大家伙兴致很高,韩渝接着道:“我们中国成功加入了,全国都在搞经济建设,到处都在招商引资,而招商引资首先需要土地,国土部门对土地使用管的非常严,可以说我们已进入寸土寸金的时代。

但自宋代的范仲淹修筑海堰以来,我们江南沿海共开发垦殖了近2000平方公里的沿海滩涂。并且,现在仍以每年2万多亩的速度淤涨。自然涨出的土地,直接扩大土地面积,放眼全国恐怕没有几个省有。

而且,在自然增涨的基础上,我们江南海岸还具备大规模围填条件!但总体而言,我们江南省只能说是海洋大省,并非海洋强省,渔业不及东山省的百分之二十,也不及邻居浙海的百分之四十,深水海港更少,现阶段只有云港有,仍有许多优势没能充分发挥。”

看着众人若有所思的样子,韩渝话锋一转:“刚才关克难问我们江南省有多少岛屿,据统计,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滨江警事】最新更新章节〖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破冰之旅”〗地址https://wap.275b.com/247_247827/1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