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认同(1/4)
“你小子可以啊,我听你嫂子说,你去考试那天,人艺的一大帮老前辈都到场了?”>
李又斌一手撑着桌子,抿了一口小酒,望着徐容,唏嘘不已。>
徐容不明白前因后果,也就不能理解其中的份量,但是因为史蓝芽在人艺工作,他是清楚缘由的。>
人艺在国内话剧界、表演界是个极为特殊的存在,其建立了特色的系统表演体系,另外还健全了一套系统实践、训练方法,这套方法,中戏肯定学到了点,国话同样学到了点,其他的院校,就没这么大的面子了。>
因为国话和中戏,是人艺的兄弟单位,向来以人艺为首是瞻,哪怕目前,中戏也有表演班是和人艺联合开设的。>
国内的表演体系,并非直接照搬的西方,就像马列,同样有中国化、特色化的过程和结果。>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话剧或者说中国的表演风格,是相当“洋”的,代表人物有袁牧之、金山、赵丹等人。>
而到了四十年代,就开始变的相当“土”,以蓝马、石挥为代表。>
土和洋,是相对而言的,因为在国内看来洋的东西,在国外就比较土,而在国内的比较土的,在国外就显得洋气。>
国内表演体系发展和健全的两个重要里程碑分别是《龙须沟》和《茶馆》,这两部戏均为人艺出品,彻底奠定了人艺的表演风格,同时也标志着表演体系本土化的成熟,土洋结合,以土为主,这种风格迅速影响到了影视领域。>
在本土化的过程中,有两个重要人物,焦菊隐和于是芝,于是芝反对学习戏曲,尤其是初学者,因为大多数人,往往只能机械的照搬戏曲的念台词和做动作。>
哪怕如今,这个反对也被国内各大院校奉为圭臬。>
作为体系本土化的奠基人之一,所有的学院派出身的演员,于是芝应一声老师,都是理所当然。>
徐容将酒杯放下,道:“他们那天一直在吧。”>
史蓝芽轻轻摇着头,道:“这你可就想差了,那些位老师去的比较晚,其实就冲着你去的。”>
“额。”徐容不解地看着史蓝芽,“我?能有这么大的面子?”>
史蓝芽道:“郑老先生评价你说,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很不容易,你提的理论和方法虽然基础,但是意义重大。”>
“我跟你说,你可别瞎传啊,之前有高级领导来院里看戏,不满意,说一代不如一代。”>
徐容望着史蓝芽,不由笑着问道:“高级?有多高?”>
“哈哈哈,你能想多高,就有多高。”李又斌端起了酒杯,“喝酒喝酒,话说等你以后能在人艺说上话了,也给你嫂子开个培训班,当个班主任什么的,实在不行,跟中戏联合办的班也可以。”>
徐容听到他的话,杯中酒洒出了点,道:“你可拉倒吧,来,你瞅瞅我这张脸,像是能当官的脸不。”>
史蓝芽也笑着道:“你就别为难人小徐啦。”>
“嘿嘿,你记着这个事儿就成啦。”>
在笔试过后,徐容的拜访计划正式开始,因为第一次上门,带的礼物既不过于贵重,也不轻薄。>
因为他要拜访的,不单单那些只存在于教科书和影像资料当中的前辈,还有濮存晰、冯远正这些院里的现任领导以及吴钢这样的好友。>
到了地方,他也不多坐,东西放下,问声好,人要是愿意多留他说说话,他就多唠一会儿,人要是不大热情,他说上几句场面话,抬脚就走。>
这个过程中,徐容也发现了不同,拜访的人当中,有的态度比较热情,有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文娱之我只是个演员】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二十三章 认同〗地址https://wap.275b.com/249_249907/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