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铁匠想打教授的脸(续)(2/4)
现在的预备役一类。
然而到了宣和七年,《宋史》兵志内却出现了这么一条记载:“私有兵器,在律之禁甚严。三路保伍之法,虽于农隙以讲武事,然犹事毕则兵器藏于官府。今弓箭社一切兵器,民皆自藏于家,不几于借寇哉”。
于是乎,一切兵器要归公,这路的弓箭统统被收缴上去,让义勇们把弓箭带回家的那位官吏,也因此被罢了官。
敢情在宋朝皇帝和官吏们眼中,大宋百姓,哪怕你是预备役士兵,只要有了兵器就等于是把兵器“借寇”了。
这种视民为仇,把全部老百姓都当成潜在敌人和威胁来对待,畏民犹甚于畏敌的思想和态度,正是宋皇帝们禁私兵的根源所在。
宋家皇帝此等阴暗心思和小家气度,比之汉唐,相去实不可以道里计。
宋自开国起就呈现出一派全面挨打的积弱气象,以至于把两个皇帝搞进了五国城去坐井观天、后宫娘娘们弄进了金人的洗衣局,最后更偏安一隅做了多年儿皇帝。
无数的历史事实告诉了人们一个常识性道理: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赵宋官家出身行伍,又仗着武力黄袍加身,从主家孩子手里篡夺的天下,其心中对带兵武人和百姓以武犯禁的恐惧心之重,非比一般皇帝。
这一,只看赵大官人一得天下就即刻上演了一场杯酒释兵权的好戏文,便可窥知一二。
而之后赵宋一力推行重文轻武之观念与制度,又严禁天下百姓拥有私兵,乃至于禁断百姓们的日常生活刀具,则均是此种恐惧的具体表现。
先秦铜兵,是金属兵器的初始阶段,在发展到峰后,钢铁兵器开始出现。经过两汉和南北朝时期的不断发展,中国铁兵从冶炼、铸造、锻造及热处理技术,到隋唐时期又达到了峰。
而恰恰唐朝兵备又采取的是精兵制度,其政府常备军的人数可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少的一朝,而其经济又是中国历史上罕见地强盛,在这种双重基础上,导致隋唐兵器的精良程度和技术,都成了中国历史之最。
从宋朝之后中国打制兵器的能力慢慢开始下行了。
--------------------------------------------------------------
用尺子能测出重量的事情告一段落了,这些大宋技工学生继续上课,但是学生吴迪却开始有些走神了。
他的朋友吴杰看得清楚,下课时便问他怎么了。
吴迪说:“那辆三铁车不见了------”
那车确实是被新来的教授们推到了屋子里了,但是现在张教授还不让他们进那间大屋子。
他说:“不要着急,慢慢等着,到时候会让你们进去的。”
那里面经常响出来怪声音,一连几天都是这样。
那里面到底在做甚?张国安教授又是反复强调,那里以后才可以进去。
宋子强和万士达两人很快就把宗申正向三轮摩托车拆卸干净。
宋子强说:“什么时候能把大飞轮柴油机生产出来时,这样的活儿,就是那帮小子们的了……帮国安建好这个工业园区,咱们就去临安府喽!”
万士达说:“不要急,你没有感觉到吗?你干活时在吹口哨!”
“有吗?”
“有!你没有厌烦干活------”
“是啊,这不是全给自己干嘛!”
两人时常说着这样的废话。
真正为自己前程的劳动,才是最光荣和快乐的。
两人拆完摩托车后,先把他们将要打造的车床的动力设备安装好。
他们决定还是按计划用皮带传动。
皮带传动的好处很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与南宋同行】最新更新章节〖第四十一章 铁匠想打教授的脸(续)〗地址https://wap.275b.com/24_2416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