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客来京都(1/3)
这日黄昏时分,有一行十余个武士打扮的人来到了京都城。显然他们不是第一次来到这里,因为有人刚刚进城,就忍不住骂道:“真不像话,比我们离开时更破烂了!”
原来,京都原名平安京,始建于公元785年,在其后长达40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作为日本政治和文化中心,这一时期也因之得名为“平安时代”。后来,到了1192年,源赖朝在镰仓建立了日本第一个武家政权——幕府镰仓,政治中心就由京都转到了镰仓。但是,作为日本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的天皇,却仍旧住在京都。到了1333年,足利尊氏和后醍醐天皇联手推翻了镰仓幕府,却又陷入了争权夺利的内斗之中。足利尊氏打败了后醍醐天皇,重新建立起武家统治之后,为了防止京都的天皇再度倒幕,又把幕府设在了京都。在整个室町幕府时代,京都又一次成为政治和文化中心。
不过,京都虽然名叫“平安京”,却是一点也不平安。远的不说,百年前的应仁之乱,持续11年的战乱都以京都为中心进行,特别是因为日本从来没有办理军需的传统,一般都是走到那里抢到那里,在京都作战也不例外,战争双方都放纵放火抢劫、强抢公卿、寺院和百姓家财作为军饷,使这座有着近千年悠久历史的都城遭受了近千年来最严重的破坏,几乎被烧成一片焦土。时人有诗云“汝知京都,今朝遍荒野。”便是当时京都的真实写照。
应仁之乱后,幕府权威飞速没落,日本进入了群雄逐鹿的“战国时代”,无论是公家政权的朝廷,还是武家政权的幕府,都没有财力整修京都。不久之前,洛中(注:京都分为东京、西京两部分,东京仿照唐朝的洛阳城、西京仿照长安城而建。由于东京兴盛,后人渐以“洛阳”称呼京都,京都地区也就被称为“洛中”)发生纪伊三好氏率军进京,放逐幕府将军足利义辉殿下之变,京都再一次遭受三好氏部下士卒的抢劫,越发显得破败不堪,四处可见战火下荒芜的屋宇,街市之中还有半人高的荒草丛生,走过之时,就有一股恶臭扑鼻而来,令人闻之欲呕。而且,那绝不是垃圾的味道,而是尸体腐烂的恶臭,也许是被盗贼或恶人所杀,被丢弃在了荒草之中。若是掩着鼻子探头看去,还能依稀看见隐没在荒草之中的累累白骨。
如此荒凉破败的景象看在眼中,难怪来人面对千年古都,却发出了那样不敬的咒骂。
另外一个人笑道:“你当三好长庆手下的兵士都是菩萨——”正说到这里,他突然“唉吆”叫了一声,跳了起来:“他娘的!”
有人当即喝道:“噤声!”立刻,所有的人都手按着腰间的刀柄,警觉地四下里张望起来。
原来,那人先前说的是一口流利的日语,这声“他娘的”,却分明是汉语!若是被旁人听见,无疑会曝露他们的身份。
这些人正是假扮成明国海商汪直的手下,其实是大明镇抚司日本情报网的校尉,领队之人正是那位神秘的明国海商、幕府将军足利义辉殿下的御家人、幕府管领细川信元的家臣汪直;适才喝令“噤声”的人,是镇抚司千户、大明锦衣卫十一太保郭江洪。
早在京都大乱骤起之时,汪直就带着手下,和京都各座的商人一道搬到了自治市堺港。他们之所以会突然出现在京都,不用说,是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那位刚刚无意之中骂出一句汉语的人揉着脚踝,不好意思地冲大家笑笑,又用流利的日语说道:“崴脚了!”
京都原本就已经十分荒凉,加之他们有意选择黄昏时分进城,四周并没有发现有其他人出没,大家松了口气,有人就忍不住打趣那个倒霉的家伙道:“得亏你还是……噢,一名武士,走路也不看脚下。”
那人分辩说道:“鬼知道好端端的大街上,竟然有这么多的大窟窿,还他娘的长满了草,谁能看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欲扬明】最新更新章节〖第七十一章 客来京都〗地址https://wap.275b.com/24_24264/1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