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神龙炮队(1/3)
尽管神龙炮定型已经有好几个月了,但限于技术水平和生产条件,目前也只生产出二十八门大炮,由于德胜门是鞑靼大军的第一主攻方向,朱厚熜便命令给他们分配了十门,占到总数的三分之一强,也算是对这个方向的防御下了血本.其他几个门,除了第二主攻方向由御林军驻守的彰仪门有五门之外,都只分配了一两门,因炮体过于沉重,不敢设于城外,军器局遵着皇上的吩咐,在城墙上构筑了炮位,安置其上。那些地段防御火力的不足,则只能用明军库存的那些大将军炮、佛郎机来弥补了。
依朱厚熜的真实想法,他根本就看不上明军目前的那些火器装备。“大将军”炮的重炮就不用说了,由青铜或铸铁铸成,约三尺到五尺,一尺粗的炮筒上面箍着好多道钢圈,沉逾千斤,装药还是老式火药再加上铁砂铜丸甚至石块,舂实后点火发射,射程几乎无从谈起,只追求在零距离大量杀伤敌军人马,连炮手在点火之后也需要跳进提前挖好的工事里避免伤及自身;而且由于火药爆炸引发的后坐力无法控制,发射之前需要用木头楔入地面,以铁链将炮身固定。即便是目前最先进的佛朗机,度为三尺到七尺不等,口径却还不到两寸,或许说它是炮真有点言过其实了,顶多算是个大口径的火枪!
但是再不满意,他又能有什么办法呢?他辛辛苦苦地给军器研究院的技术专家讲解现代火炮理论,那些专家们也秉承着圣意设计出了图样,经过他的修改,初步具备了管身、弹道低伸、射程远、命中精度高、威力大、安全可靠等优点,即使比不上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克虏伯大炮,也与明朝末年引进的西方魔鬼红夷大炮相差无几,能算做是早期的加农炮,最适合对付密集进攻的敌人。可这些“御制神龙炮”也具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需要钢材制造,在还没有实现钢材量产的明朝根本无法大规模地生产,目前只生产了28门,便已经将大明库存的优质钢材消耗殆尽了,甚至可以说,在怀柔铁厂没有找到炼钢方法之前,想要用“御制神龙炮”大量装备明军只不过是一个美好的设想而已。
朱厚熜带着俞大猷和戚继光跟胡渭奇一起挑选炮位,布设炮兵阵地。神龙炮是目前明军的最高军事机密,俞大猷和戚继光两人都还只是听说却未曾见过。今日一见竟然大失所望:尽管炮身很口径不小,但那么细的炮管那么薄的炮膛,威力能大得了吗?俞大猷犹豫了半天,实在忧心自己麾下军卒的安全,终于鼓起勇气说:“胡大人,末将有一事想请教胡大人。”
“俞将军请讲。”
“这……这神龙炮会不会炸膛……”
“炸膛?”胡渭奇顿时把眼睛瞪圆了:“御制的神龙炮会炸膛?你这非是藐视下官,而是诋毁君父!”
“末将不是那个意思……”
听着他们要吵起来,朱厚熜赶紧打圆场说:“俞大猷,你不晓得神龙炮的每一根炮管都是胡渭奇亲自监督冶炼浇铸的,采取的是前所未有的模铸法,没有铸缝,已试验了多次也不会炸膛。还不快给胡渭奇赔礼道歉!你胡渭奇也是言过其实,俞将军不过心忧手下弟兄们的安全,多嘴问上你一句,你又何必扯到什么‘诋毁君父’上去。朕就在他身边,谅他也没有那么大的胆子诋毁朕!”
胡渭奇虽是进士出身,但先在工部,其后又在兵工总署干技术活,也养成了直来直去的脾气,当下气愤地说:“回皇上,微臣不消他俞将军派军卒,臣已带来我军器局专司试验火炮的一百名老炮手,由臣亲自指挥。”
这样当然是最好不过的,军器局专司试验火炮的老炮手无论装填速度还是射击水平都比普通炮兵强逾百倍,有他们在,朱厚熜就更放心了,但胡渭奇说他亲自指挥让他很奇怪,就问:“哦,你不回城去么?”
“回皇上,臣已秉明部堂上宪并得到恩准,就留在这德胜门督导指挥这十门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欲扬明】最新更新章节〖第五十三章 神龙炮队〗地址https://wap.275b.com/24_24264/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