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生死相托(2/3)
刘大旺声嘶力竭地喊道:“这是命令!”
那位被刘大旺称为“富贵”的兵士稍稍年长一些,大概是一班的副班长,对那几个人说道:“走吧,这里有班长在,多我们几个也没多大的用处,去救徐参谋长也是要紧的……”
那几位兵士不得不抹着眼泪,转身而去,却都在即将走出帅帐的时候,都又停住脚步,回过头来,恶狠狠地对那位倭人说道:“狗贼!敢伤我家军门一根毫毛,老子扒了你的皮、抽了你的筋,挖了你家的祖坟!”
听到自己麾下的兵士说出种种恶毒的威胁话语,俞大猷又好气又好笑,骂道:“兔崽子们还不快去,却在这里徒逞口舌之利!他听不懂我们大明话的!”
那位倭奴刺客原本一直冷冷地听着俞大猷和明军兵士们的对话,也不阻止,只是把手中的短刀一直抵在俞大猷的咽喉之处。听到俞大猷这么说,他突然开口了:“你们不必假惺惺地演戏了!你不是俞大猷!”
俞大猷和诸位兵士都是一怔:那位倭奴刺客不但懂得大明官话,而且还能说得相当流利,甚至还带着一点江南口音!
明朝自永乐年间北京,由于国都过于靠近北方的边境线,等若是“以天子守边”,犯了封建王朝选择都城的大忌,加之北方又一直有蒙古各部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长期威胁着大明王朝的安全。所以,北方或者说北虏,一直是明军的防御重点,京畿地区和九边重镇长期驻屯着百万大军防备北虏的侵掠。眼下大明王朝与蒙古各部的关系大为缓和,就连蒙古各部之中实力最强、势力最大的鞑靼俺答部也在名义上归顺了大明王朝,俺答本人被明朝册封为顺义王,在明朝的帮助下修筑起了归化城,正在埋头向西扩张,以图统一草原大漠。可是,这种和平共处、友好往来的关系能维系多长时间,蒙古各部会不会和大明王朝翻脸、纠集兵马再度寇边犯境,就连那位仗着自己是穿越者,懂得一点历史知识而时常装神弄鬼的嘉靖帝朱厚熜也不敢打包票。因此,尽管这些年里,大明王朝不断地削减、撤裁九边兵马,却仍在京畿地区驻屯了几十万禁军操练备武,以强大的军事实力震慑蒙古各部不得轻举妄动。第二军便是其中之一。不过,他们的军长如今却是由曾率领东海舰队平定东南倭乱的戚继光兼任,军中好几位高级将领也是跟着戚继光从东海舰队调来的。从他们那里,第二军的将士们听到了无数倭寇肆虐、残害大明百姓的罪恶行径。
此外,早在朝廷组建东海舰队,在东南沿海清剿倭寇之时,嘉靖帝朱厚熜便秘密指令东南沿海诸省发动文人客撰写诗文,刊载于《民报》之上,揭批倭寇丑恶嘴脸;时任东海舰队参谋长的徐渭更是以“辱恩报国生”的笔名撰写了大量东海舰队剿平倭寇的战记,其中也不乏揭露倭寇罪恶行径的鲜活事例。到了前年,当朝廷定策要组建中朝联军兵进九州,惩戒纵容倭寇肆虐大明海疆的九州倭奴之时,为了给出兵讨伐日本找到理由,不让朝野内外那些迂腐守旧的清流官绅士人抬出“三十不征国”之类的太祖遗训来呱噪反对,嘉靖帝朱厚熜又一次秘密指令《民报》,掀起了新一波揭批倭寇罪恶行径的;并且明确指示禁军,在按照五军都督府和兵部联合拟定的作战方略、即将赴日参战的几个军之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学习《民报》系列社论和有关文章,务必使每一位将士都充分认识朝廷出兵讨伐倭奴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深刻理解倭奴之于大明,非但不是什么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反而是仇深似海、不共戴天的生死冤家!
深受这样的多重教育,被编入中朝联军的第一军、第二军全体将士,都把倭寇恨到了骨子里,对九州诸藩大名之家随军出阵的那些兵士横眉冷对,就是出于军中这样的教育。听到那位倭奴刺客竟然会说一口流利的大明官话,那些巡哨兵士立刻便认定他是那帮曾经长期肆虐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欲扬明】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一十八章 生死相托〗地址https://wap.275b.com/24_24264/1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