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圣恩浩荡(1/3)

据稗官野史所载,是夜,一贯惜福养生的严嵩焚香沐浴,又破例喝了半斤新正年节皇上御赐的六十年茅台佳酿,酩酊大醉之后命人将晋商贺兰石送的张旭《率意帖》张挂于明烛高堂,仰躺在躺椅之上看了半夜.天色微明之时,严嵩一跃而起,抓起斗笔,扑到早已铺好宣纸的书案,一副酣畅淋漓的狂草顷刻而就。嗣后,严嵩扔掉斗笔,大笑了三声,继而却怅然泪下。一直伺候在他身边的严世蕃殊为不解,追问其故。严嵩慨叹曰:“浸书道逾五十年,自诩略有小成,却难以写出君父御诗之气魄于万一,老朽愧对浩荡天恩啊!”因是私家所言,不足为信,闻者也多一笑置之。

皇上御制、首辅恭录的条幅《七律?喜闻营团军攻克徐州》被以八百里加急火速送到徐州军前,随之而来的还有朝廷赏赐的五十五万两白银。皇上特意省出制龙衣的工价银用于犒赏六军,张茂、陈世昌两位勋帅和监军吕芳岂能不大张旗鼓地宣传?遂于徐州城内军校场举行了盛大的领受圣赐的仪式,并着军需供应总署着速将赏银分发每一位将士。

通常犒赏六军的银钱物事,只分发到各军,由各军自行发放。皇上担心贪墨成性的各级官武将上下其手、随意克扣,自今年元日发内库银两犒赏营团军起,便命有司按人点卯,唱名发放。寻常兵士能分不少地领受圣赐,自然欢欣鼓舞,却令具体经办此事的职官司员叫苦连天。五军都督府和户部曾为此上奏朝廷,朱厚熜却不承认是自己考虑不周,反而以“吃空额、喝兵血乃是军中一大弊政,且已成积重难返之势。要根除此弊,矫枉必须过正!”为由,固执己见,自此著为永例。

正所谓过犹不及,这个法子在京城行得通,在其他地方却不一定能行得通,倒是朱厚熜始料不及的。就拿今次恩赏平叛军来说,三十五万将士或一两或半两都能同沐圣恩,但皇上御赐之物照例要裹以明黄锦缎,最不济也要用黄纸贴上标签以示圣恩浩荡,京城不存在这个问题,可徐州城哪有那么多的黄纸?军需供应总署无奈之下只得前去请示监军吕芳,能否将原定“分发每一位将士”的章程改为按营计发。吕芳斟酌再三,也只得同意了他们的作法,但反复强调各营领回御赐赏银之后,务必将一分一足额发至每一位兵士手中,“自各军指挥使以下至营队哨官,若有贪墨情事,必于军前正法以酬圣恩。”

尽管上上下下三令五申,可军中还是出现了个别营官克扣兵士赏银之事,最为过分者是一位右军的营官,将一营五百余众的赏银全部侵吞,本营兵士没有得到一分一。手下一名队官气愤不过,告了上去。

此事一出,全军大哗:即便要贪,也不应该如此过分,生吞活咽连个骨头渣子都不剩,可谓丧心病狂之至!吕芳更为震怒,命随行军中的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派人彻查各军发放赏银之事,果然又揪出了十数位营队哨官,甚至后军有位统领也将本军兵士所得赏银每人私下里扣了一分,共计得银二百三十余两。

查实了军将贪墨情事,吕芳要张茂请天子剑将这些干犯律法军规之人斩首示众,以正国法、明军规、儆效尤。张茂素有“爱兵如子”之称,就与吕芳商量,将右军那位营官斩首,其他人等因贪墨银两不多,可饶其不死,褫夺军职,发边镇充军。他的理由似乎也说得过去:武将常年驻守边关要隘,舍出性命保家卫国,拿血肉之躯去挡北虏南倭的刀枪箭石,却与那些四平八稳做太平官的官一样按品秩拿朝廷的俸禄,这本就不公平;而且,那些官掌民政,要捞钱路子野得很,即便不挖窟窿掏洞弄银子,朝廷如今也给每个官缺定了火耗养廉银,一家老小吃穿不愁,军中武将却没有这等好事,且常年没有银子过手,又不让吃空额喝兵血,仅靠那么一点干巴巴的俸禄,日子过得着实清苦,怎能不对白花花的银子红眼?偶起贪念,固然可鄙可恨,倒也罪不至死……

即便没有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欲扬明】最新更新章节〖第五十四章 圣恩浩荡〗地址https://wap.275b.com/24_24264/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