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政治交易(2/3)

不实之罪弹劾过你。其后他见张熜张孚敬失势,又党附夏、李二人,与贵师相翟阁老也多有不睦。但我深知你的为人,一向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便担心你又受那种朝秦暮楚的奸佞小人的蒙蔽,与之重修旧好,今次就不免吃他挂落。你既这么说,我就放心了。”

严嵩话里的意思已是昭然若揭,徐阶却还在装糊涂:“阁老的意思是”

严嵩也知道徐阶不会猜不到自己的用意,为了将徐阶绑上自己的战车,他也就不再隐瞒,说:“依我看来,杨继盛所奏莱州灾情之事,虽是他一面之词,大抵也不是空穴来,皇上又是那样雷霆震怒,若不揪出一两个欺君罔上的封疆大吏,此事只怕难有一个了局。”

说到这里,严嵩眼睛里蓦然闪出一丝凶光:“这些年来,夏言柄国,多援引私党,广植亲信,上至六部九卿、各省督抚,下到郎中司员、州牧县尹,多出其门下,沆瀣一气,把持朝政,堵塞言路,蒙蔽圣聪。仅以山东一省而论,巡抚林毅党附夏言,路人皆知;山东布政使刘正平是夏言的乡谊,也是他于嘉靖十二年取中的进士,两人仰仗夏言提携,一个升任封疆大吏,一个升任方面大员。而莱州知府梁自伦与都察院山东道监察御史赵亚峰,虽与夏言没有什么关系,却都是李春芳于嘉靖一十七年取中的进士。正因上上下下都是他们的人,蛇鼠一窝,欺上瞒下,才致有今次山东莱州之奇惨祸变。这个在我大明朝身上的脓包,也到了该挤的时候了!”

严嵩如此直截了当地破题,令徐阶十分震惊,他早知道夏党严党迟早必有一战,却没想到严嵩竟是如此迫不及待!他张了张嘴,想要说话。但见严嵩如此不加掩饰地表明立场,便知他已下定了决心,快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严嵩说:“少湖啊,难得你我今日这般推心置腹,你有什么话,还请不吝赐教。”

徐阶虽师出翟銮一门,与夏党多有政见不合之处,但在他看来,夏言虽说为人过于刚直,仰仗圣眷正浓也不免有骄矜凌人之事,招致同僚对他颇有微词,朝野上下也有“不见费宏,不知相大;不睹夏言,不知相尊”的讥讽之评,但他秉公持正,一心为国,比之专一逢迎君上、邀宠固荣的严嵩要强上许多,严嵩要拉他一起倒夏,让他如何能愿意就范?

因此,徐阶装做大惊失色地样子,试探着说:“属下以为,夏阁老数度柄国,六部九卿、各省督抚,乃至两京一十三省官员任职多出于他的票拟,这固然是实情,下面也确实有一些人实在太不象话,为求荣迁,多方钻营,理政治民也多有违背臣职之处。但夏阁老、李阁老等人修身持谨,并未借机牟取私利,只这一条,山东之事就不好算到他们的头上。何况两位阁老辅佐皇上一力推行新政,卓有劳绩,李阁老正在当令得用之时,自不必去说他;夏阁老虽已退出内阁,但皇上并未准其致仕归里,颐养天年,也便是说他圣眷犹在。故属下以为,兹事体大,阁老还是三思而行……”

严嵩苦笑一声:“少湖,你说的这些,我又何尝没有想过?当此朝局暗流涌动之时,我也不想多事,何况夏阁老与我不但是乡谊,还有恩与我,我由翰林院转吏部右堂、升南京礼部正堂、转南京吏部、迁北京礼部,直至入阁拜相,每一步虽说都出自天恩,但也都出于夏阁老力荐之功,于情于理,我也不该如此行事。惟是今日之事已闹到这个地步,若不治林毅等人鱼肉百姓之罪,就要治杨继盛欺君罔上之罪。只一个杨继盛倒也罢了,还有那么多的新科进士。旁人不说,殷士儋是少湖你取中的榜眼。能被你慧相中的人物,想必不是泛泛之辈,若因此事获罪,国朝岂不少了一位栋梁之材?”

听出了严嵩话里隐约流露出的威胁之意,徐阶不禁踌躇了。他原本就有心要保全自己取中的这些门生,却又不好与黄锦那个阉寺正面对抗,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杨继盛被那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欲扬明】最新更新章节〖第四十四章 政治交易〗地址https://wap.275b.com/24_24264/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