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参谋沿革三更,求订阅)(1/3)
戚继光的奏疏中不吝笔墨,褒扬了东海舰队七品经历官徐渭献策破敌之功,恳请朝廷将其改授武职,任东海舰队从五品镇抚,掌管全军书、刑罚、功赏、调度诸事,处理完了正经的公事,使朱厚熜又想起了自己当日曾与戚继光等人说到“徐渭天生就是一个参谋的苗子”,便问高拱:“肃卿,朕让你得空查一查参谋的来历,你可查到?考虑得怎么样了?”
高拱应道:“回皇上,臣遍翻了典籍史册,又请教了五府、兵部有司官员,大致有了一点眉目,欲仔细斟酌之后,再草具一疏呈送御览.”
“哦?”朱厚熜忙说:“快说来听听。”
“参谋一职只见于李唐官制,其职责是在朝廷兵府及诸道元帅府中筹划军机。玄宗以后,边镇各节度使均编有参谋一职。其余诸朝皆未有所闻。不过,据皇上所说参谋及参谋之职责,臣以为与古之所谓军师、史、参军等职颇为相近,不知对否,恳请皇上明示。”
朱厚熜点点头:“大致不差。你不必客气,尽管说下去。”
“谢皇上!”高拱说:“商纣无道,周武起而伐之,拜太公姜尚为‘师尚父’,统领六军,军师由此而始。春秋战国之时,各诸侯国皆有军师,有名者如吴国之孙子、齐国之孙膑、鲁国之曹刿等,佐君治平,策兵伐谋,赫赫功勋,史不绝书。至先秦始皇帝一统六国,于边军中设置‘史’一职,位虽在统军大将之下,不及前代军师那般尊荣显赫,职权却一般无二。汉承秦制,仍有史之职。至汉末三国,又复设军师,如蜀汉有诸葛孔明为正军师、凤雏庞统副之;曹魏军中军师更是人数众多、名目繁杂,有中军师及前、后、左、右军师之分。两晋以后,军中始设‘参军’一职,辅佐统军将帅及军师。至隋帝开皇元年之后,12府军将军府中史以下,普遍设录事、功、仓、兵、骑等曹的参军和铠曹的行参军,少则十数人,多则数十人……”
在军中设参谋、参谋原本只是朱厚熜的一个想法,他也认为参谋等若军师,大不了换个名字操练出来也就能说的过去,但要成制度并列为军队正规编制,却不一定能为明朝人所接受,所以才让高拱为自己找历史依据。此刻听高拱说的头头是道,不禁大为高兴,笑道:“不错,这就是朕对你所说的参谋班子的雏形。隋朝12府军将军府中的录事、功、仓、兵、骑等曹的参军和铠曹的行参军职责分工大致都有哪些?是否和朕与你所说的参谋部各参谋的分工大致相同?”
“是,皇上!”高拱说:“不过,隋朝12府军将军府中的参军和行参军虽较前代已齐备,但分工还是较为粗略,不如太公姜尚所述那样清晰明了。”
朱厚熜大吃一惊:难道说早在两三千年前的商周时代,姜太公就有关于参谋部分工的论述了?更加来了兴趣,忙说:“快细细说给朕听。”
“太公姜尚《六韬》有云‘凡举兵师,以将为命,将有股肱羽翼72人’,在这72人之中,有腹心1人、谋士5人、天3人、地利3人、兵法9人、通粮4人、奋威4人、伏旗鼓3人、股肱4人、通才2人、权士3人、耳目7人、爪牙5人、羽翼4人、游士8人、术士2人、方士3人、算法2人。”高拱说:“臣仔细思量,腹心大致等若皇上所说的参谋;而谋士、天诸人,大致等若皇上所说的参谋部中,自参谋以下,分管谋策、兵法、侦察、通信、气象、粮秣、警卫等职责的参谋人员……”
朱厚熜慨叹道:“如今军中既有步战之卒,又有骑军,还有火器营,以将帅一人之力指挥全军作战,难免顾此失彼,朕才起意在军中设置参谋部,以参谋率诸多参谋协助军中大将。朕还以为这是朕的神思偶得,却不曾想其实太公姜尚论述的比朕还要清楚,还有工程、医药、宣传、财务等专职参谋,分工如此详细齐备,是朕也没有想到的。敢笑古人不及今人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欲扬明】最新更新章节〖第二十一章 参谋沿革三更,求订阅)〗地址https://wap.275b.com/24_24264/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