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官场怪人(2/3)
人物,别说是海瑞,三千举子谁不认得他?而海瑞不过是一个来自广东琼州这样穷乡蔽壤的普通举子,跟在大家的后面起哄,张居正怎么能认得他?其后,张居正回了江南,海瑞却留在了京师,就于国子监;再往后,江南叛乱,被发配到营团军充军的海瑞又跟随大军南下,而张居正却辗转北上投效朝廷,两人仍是未曾谋面。到了嘉靖二十六年,时任昆山知县的海瑞应试会试制科,身为庶吉士的张居正被皇上亲自选中,接了昆山正堂的大印,但等他到了昆山,海瑞早已北上参加会试大比,还是未曾谋面。难怪海瑞能一眼认出张居正,而张居正却不认得海瑞。
海瑞却丝毫不以为忌,一边揖还礼,一边笑着说:“你我屡屡失之交臂,太岳兄自然不识得在下。不知太岳兄此次来武昌,是奉有公干,还是路经此地?”
“居正告假回乡省亲,回程之时特来拜望刚峰兄。”张居正仍在不好意思,便打哈哈说:“居正接任昆山,刚峰兄种在后衙的菜蔬,足足吃了两月有余。不当面致谢,居正于心有愧啊!”
“在下不过是见后衙空着偌大块地实在可惜,才开垦出来种了点葱蒜白菜,举手之劳,何足挂齿。哦,闻说太岳兄已将那些菜蔬全铲了,改种了几丛翠竹,可有此事?”
张居正惭愧地一笑:“我不会田园农艺之术,又不好让衙门里的差役代为耕种,只好如此,还请刚峰兄恕不告之罪。”
同时,他的心中不由得泛起了一丝反感:这个海刚峰说话也未免太直白,让人真有些下不来台……
海瑞笑着摆摆手:“哪里哪里,种竹养鹤,本是千古雅之事。奈何海某不过边远琼崖区区一岛民,自知比不得不是太岳兄这等雅致之人,便不敢附庸雅。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海瑞只顾着‘乐乎’,竟让太岳兄站了这么久,失礼失礼。太岳兄快快请进,我们后堂说话。”
张居正以为他话里暗含讥讽之意,心中更是不喜,但因有要事在身,不好发作,只得跟着海瑞相让着进了后堂。
就坐之后,海瑞忙吩咐那位叫做“老郑”的差役切瓜饷客。谁知道,老郑送上来的却是半红半白的生瓜。海瑞冲着张居正尴尬地一笑:“别人买五钱一个,他只卖三钱,果然便宜没好货,让太岳兄见笑了。”
张居正这才释然:这个海瑞果然是个官场另类,想他六品月俸虽只有十石,但身为一省巡按御史,每年的养廉银也有四五百两银子,却舍不得掏五钱卖一只西瓜,偏要省两钱卖只生瓜,实在是太过悭吝,可他却并不讳言这一点,足见此人率性自然,说话向来无所顾忌,对别人如此,对自己更是如此!便笑着说:“刚峰兄的俸禄,顿顿珍馐美味或许不够,但要说是买上百十来只西瓜,只怕还掏得起。不用说,刚峰兄又跟任职昆山时一样,拒领名下的养廉银了?”
原来,朱厚熜为了解决明朝官员俸禄太低的问题,借鉴了后世清朝雍正皇帝的作法,自嘉靖二十二年推行新政开始,就在各省实行了火耗归公,并将各级官职按肥瘦分等,按等从各省征收赋税之时加收的火耗里支领养廉银,肥缺少补,瘦缺多补。这么做的目的,一是不许各州各县随意加征火耗,增加百姓赋税;二来也是绕过朱元璋当年定下的官员俸禄的祖制,悄悄地给官员增加收入,杜绝他们以俸禄太低为由肆意贪墨国帑或搜刮民财。
或许是朝廷在实行高薪养廉的同时,辅之以严查贪墨的高压政策,使许多贪官墨吏不敢再动歪脑筋;又或许是安分守己地领养廉银,已经基本能够满足官员全家维持较高的生活水平,使他们面对别人送来的银子之时就得自己算一算帐,想一想为了这么点贿赂获罪丢官值得不值得;因此,实行养廉银制度这几年来,不敢说已根除了大明官场贪污的锢蔽,但官场气确实已有所好转,百姓也从中得到了很多实惠,更赢得了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欲扬明】最新更新章节〖第八十五章 官场怪人〗地址https://wap.275b.com/24_24264/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