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六礼娶亲(2/3)

几位妻妾和那位玉苏姑娘,张居正心中就起了疑,也隐约猜到了俺答到底意欲何为;而皇上恰恰中了俺答的美人计,被那位夷女迷得神魂颠倒,已然让他心中十分担忧。此刻皇上竟说要行“六礼”迎娶那位夷女,更让他大为震惊要知道,孝烈端顺敏惠恭诚祗天卫圣皇后于嘉靖二十五年因病而薨(指方皇后。其实,方皇后死于嘉靖二十三年薛陈谋逆的大火之中,为了安定人心,朱厚熜密不发丧。到了嘉靖二十五年,朝廷平定了江南叛乱,政局基本稳定之后,才以病逝为名,将方皇后依照礼仪制度光大葬,追赠谥号为“孝烈端顺敏惠恭诚祗天卫圣皇后”。此事只有宫中极少数的人知道,张居正并不知情作者注),六宫无主已经三年多了,行“六礼”迎娶那位夷女,难免被人误以为皇上要册立那位夷女为后。夷女而为天下之母,岂不引起朝野上下一片哗然?刚刚稳定了几年的朝局势必又要因此而再起狂澜,甚或天下又要因此而大乱了……严世蕃在大同威胁张居正一事,已被镇抚司侦知并禀报给了朱厚熜。朱厚熜担心自己一直苦心栽培的宰相之杰被严世蕃这个坏东西给吓住了,变成了一个唯唯诺诺的中庸之才,本想借机敲打敲打严世蕃,替张居正撑腰出气,却苦于严世蕃还算有点用处,难以把这件事情摆在桌面上来说。此刻见他还是能勇敢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心中颇感欣慰,就笑着说:“叔大,你所说的‘六礼’是我们汉人的婚礼习俗,朕所说的‘六礼’却是草原的婚礼习俗,并不是一回事。”

所谓“六礼”,即一纳采,二问名,三纳吉,四纳征,五请期,六亲迎,从《礼记?昏义》、《礼仪?士昏礼》到《唐律》,乃至《大明律》都载有明,也都大同小异。张居正自己讨老婆行的就是这六礼,只是他没有想到皇上说的“六礼”竟是草原的习俗。他不禁诧异地看着皇上,心说难道蛮夷化外之地也有这些礼仪规制吗?

朱厚熜恶补了《元史》和草原的习俗,因此难倒了名满天下的大才子张居正,不免十分得意,就又笑着给张居正解释说:“草原上婚礼的固定程序有订婚、献哈达、喝许亲酒、送彩礼、敬酒取名、拜天娶亲六项,故名‘六礼’,行过‘六礼’之后才能迎娶新娘,与我们汉人所说的‘六礼’可不是一回事情啊!”

张居正惭愧地低下了头:“微臣浅陋无知,便妄言是非,亵渎圣听,恳请皇上责罚。”

朱厚熜大度地摆一摆手,说:“不知者不罪,责罚什么?日后多读点书,增广见闻也就是了。留心处处皆问嘛!不过,你的话倒是提醒了朕,朕之所以要按照草原习俗行事,不过是为了让顺义王觉得颜面有光,坚定其归顺向化之心;更向蒙古各部宣示朝廷优抚羁縻之诚而已,但是,以你张太岳之博闻强记,都不免产生这种疑惑,更遑论朝野上下那些不无术,却最会捕捉影的庸碌之才。这草原‘六礼’,朕也不能全行了。眼瞅着那达慕大会就要开始了,时间仓促,订婚这一项就免了;献哈达和敬酒,都要弯腰鞠躬,朕是天朝上国之君,若是这么做,只怕会被人误以为是向夷狄屈膝,这两项也都免了。只留许亲酒、送彩礼和拜天娶亲这三项仪式。”

说到这里,他看看张居正、俞大猷和杨博三人,突然又笑了:“呵呵,不说到这个,朕还把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给忘了,拜天成亲之前,为了增添婚礼的喜庆气氛,更为了考验新郎的智慧和胆量,女方家的亲友傧相常常要出许多题目百般刁难新郎,新郎必须得做好过、武关的准备。此事朕就拜托你们三位爱卿,叔大和惟约两人负责帮朕过关,志辅再加上镇抚司的大太保杨尚贤两人负责帮朕过武关。任凭他们百般刁难,有你们四人兵来将挡,水来土屯,朕就能安安心心地做新郎了……”

看着兴高采烈的皇上,谁敢在这个时候给皇上泼冷水?张居正、俞大猷和杨博三人慨然领命,严世蕃更是凑趣说道:“皇上睿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欲扬明】最新更新章节〖第六十三章 六礼娶亲〗地址https://wap.275b.com/24_24264/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