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定策举兵(2/3)
念,冷笑着说:“当年成吉思汗曾被金国封为招讨使,在草原各部汗王之中地位最为尊贵,为什么还要联合各部起兵抗金?是因为金狗一直乒我们高贵的蒙古人,不但恣意横征暴敛,恨不得抢走我们最后的一匹马、一只羊;每隔三年还要发动一次灭绝人性的‘减丁’战争,将所有高过车轮的男子全部处死,女人和孩子掳去中原为奴隶。如今的蛮子比金狗还可恶,扬言要对我们翁吉亦惕部斩草除根。今天是翁吉亦惕部,明天就会是巴鲁赤思部,后天还会是整个土默特部,草原上所有的部落都不能幸免。身为成吉思汗子孙的我们如果不起来反抗,难道等着蛮子的屠刀砍向我们的妻儿、部民吗?”
略微停顿了一下,亦不刺继续说道:“事关重大,获胜的话,可保住我们大家的性命和荣誉;一旦失败,不但我们自己要战死沙场,我们的妻儿、部民都将永无立足之地。我只能祈求生天保佑我们一战成功,用蛮子皇帝的血来洗刷蛮子强加给我们的奇耻大辱。因此,我不强迫你们听从我的命令,只希望那些不愿意与我一起讨伐蛮子的人能保持一个蒙古汉子的尊严,不要把自己的袍泽、兄弟出卖给蛮子。”
蒙古民族是单纯和不懂得虚伪的民族,他们只知道,是恩人,就应该为之肝脑涂地而在所不惜;是仇敌,复仇之火就要代代相传。更何况,此战如果胜利,自己将会成为恢复成吉思汗荣光的功臣;即便失败,也能成为草原上人人景仰歌颂的悲壮英雄,成则收功,败则收名,还有什么好顾虑的?即便是那些心里畏惧汉人兵强马壮、火器犀利的人,也不得不抱着“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起而伐之”的想法,坚定了心志,跟着众人一起誓言要与汉人决一死战。
见众人都慷慨表态,亦不刺命人搬来了一块巨木,说:“今日我们以草原上最古老的方式,向生天起誓,杀光蛮子!”说着,拔出腰刀,一刀砍在了木头上。
这种盟誓仪式本应在外面举行,但天色已晚,更为了保守秘密,不得不挪到了大帐之中。众人都跟着亦不刺一起,挥舞着手中的武器,以刀砍木,低声吼道:“杀光蛮子,杀光蛮子!”
跟随亦不刺一道,以蒙古汉子的名誉向生天起誓之后,几个年轻冲动的百夫提出了一个建议:连夜集合兵马,夜袭明军大营。他们认为,汉人这几天一直忙于他们的皇帝和玉苏小姐的婚事,一定疏于防范,突然发动夜袭能收到奇效。
亦不刺却摇摇头:“你们不懂得蛮子的做事格和用兵习惯,越是这种时候,他们越是戒备森严,以免出什么纰漏,扫了他们的狗皇帝的兴,这个时候夜袭不见得能有什么好结果。再说了,那达慕大会马上就要开始了,如果今晚攻不破他们的大营,明日那达慕大会一开始,我们就得收兵罢战,蛮子就有充裕的时间调集兵马来攻打我们。过早暴露我们的意图,有百害而无一利。此外,五年前的那场激战让我明白了一点:蛮子所仰仗的,只是他们那些厉害的火器,没有了火器之利,他们又怎能是我们蒙古好汉的对手?我们应该等到那达慕大会结束之后,选择一个不利于他们施放火器的雨天再进攻。这段时间,大家一是做好准备,二来各部来了许多好汉参加那达慕大会,大家可以试探着跟他们联络,说服他们跟我们一起干。”
亦不刺的理由十分充分,尤其是提出了那达慕大会的规矩,那些人也都不做声了。
那达慕的前身是蒙古族“祭敖包”,是蒙古民族在期的游牧生活中,创造和流传下来的具有独特民族色彩的竞技项目和游艺、体育项目,具有久远的历史。蒙古汗国建立初期,成吉思汗被推举为蒙古大汗,为了检阅自己的部队,维护和分配草场,每年78月间将各个部落的首领召集在一起,举行大“呼拉泰”(呼拉泰:蒙语聚会之意),为表示团结友谊和祈庆丰收,都要举行那达慕大会,并给各部定下了一个规矩:无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欲扬明】最新更新章节〖第七十二章 定策举兵〗地址https://wap.275b.com/24_24264/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