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袍泽重逢(1/3)
(你的轻轻一点,点亮我码字的人生,支持数字,支持正版,跪求订阅.)朱厚熜一心想创造机会,让张居正与武将们多接触,为他日后当国柄政奠定群众基础,谁知道他竟然不领情,不但自己不愿意去,还抗谏说圣驾不可轻出九重,直到朱厚熜发了脾气,说他自矜身份,看不起舍生忘死、保家卫国的大明将士,张居正这才住了口。
君臣三人换了常服,悄悄出了大内禁门,镇抚司镇抚、锦衣卫大太保杨尚贤已带着三顶四人抬的便轿等在那里。他们看得真切,轿夫个个身材健硕,目露精光,腰间还鼓鼓囊囊地揣着家伙,想必都是镇抚司一等一的高手乔装改伴。朱厚熜虽然对他们如此小题大做不以为然,却碍于朝廷规制,也不好得寸进尺,低头钻进轿子里,一行人立刻起轿,朝着位于灯市口的薰阁而来。
却说薰阁这边,俞大猷早已来到这里,把最高的第三层整整一层楼都包了下来,还吩咐店家把所有的屏隔断全部撤去,亮堂堂地在大厅里摆上了七八张桌子,其中一张桌子上摆满了酒坛子,里面装的都是关外的烧刀子。虽说不是什么好酒,但只有这样的烈酒,才正对军中热血男儿的口味。
随俞大猷一起来的,有禁军第一军的诸位师和几个出身营团军的团,都穿着常服,带着头巾。只有一个人装束煞是古怪,尽管穿着汉人的衣服,却散着发,一看就是个鞑子。
不错,此人正是昔日鞑靼军中平章、翁吉亦惕部的酋亦不刺。去年朱厚熜巡幸草原,他悍然举兵袭击圣驾,兵败被俘。朱厚熜不但没有杀他;还赦免了所有追随他起兵的翁吉亦惕部和巴鲁赤思部两部部民的罪过,而且时常对迁徙到靠近大明边境的两部多加照顾,让他心中也不免为之感动,更禁不住俞大猷三番五次地屈尊前往软禁之地,苦口婆心地劝说和延请,就同意出任黄埔军校骑兵科的总教习。因军校刚刚创立,员还未入,亦不刺终日无所事事,今日俞大猷要请戚继光吃酒,当然少不了要安排他们这一对当年战场上的生死冤家再度见面,不是想看他们比武分出个高下,而是指望着他们能相逢一笑泯恩仇,替皇上了却“千金买马骨”的心愿。
客人还未到,除了亦不刺闷声坐在一旁之外,俞大猷他们都在眉飞色舞地谈论着戚继光带领大明海军将士纵横四海、剿灭倭寇的诸多经典战例。虽说他们都未参加那些战斗,但朝廷的邸报上刊有每次报捷的奏疏,《民报》上更是连篇累牍地登载着那些辉煌战例,描写的活灵活现,读来简直比市井里流传的话本还要精彩。因戚继光和东海舰队陆战队第一师皆出于营图军,第一军的将士们自然对他们的丰功伟绩知之甚详;加之这些年里一直驻扎京城操练备武,除了去年参加“射天狼”军事演习和护送圣驾巡幸草原之外,很少有小试牛刀的机会,读《民报》上的那些章,虽说时常会生出“我若当年跟着老曹去了海军……”的遗憾,但也勉强能聊以。
过不多时,就听到楼下响起了戚继光的声音:“志辅兄,想煞小弟也!”
俞大猷欣喜若狂地站了起来,第一军的诸位师、团也跟着他一起迎到了楼梯口,亦不刺犹豫了一下,只站起身来,却不好跟着旁人一起动步去迎接戚继光。
“蹬蹬蹬蹬”无数钉靴踩在楼板上,每响一声,薰阁的老板心就要抽搐一下,不停地念着阿弥陀佛,这些军爷可千万不要把楼板给踩塌了,那可是二十年的水曲柳啊!
上了楼,俞大猷和戚继光先是相视而笑。突然,俞大猷一拳打在了戚继光的肩膀上;戚继光也毫不示弱,跟着一拳回了过去。然后,两人就紧紧地抱在了一起,许久之后才分开。
众人都上来和戚继光见礼,跟着戚继光同来的徐渭等人也忙着给俞大猷敬礼。接下来就到了相互致敬之时,马上就乱了套。
东海舰队陆战队第一师前身是营团军前军,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欲扬明】最新更新章节〖第三十章 袍泽重逢〗地址https://wap.275b.com/24_24264/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