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国际纠纷(2/3)
棘手之事,广东巡抚衙门的官员采取了明朝官员最常用的一招:一拖二推!论权谋机心,封建制度都不够完善的欧洲人怎能跟已经玩了两千多年政治的中国人相比?被拖得实在受不了的佛朗西斯卡拉老老实实地听从广东巡抚衙门官员的指点,来到了福建泉州,找到了总管远洋贸易的督办海市钦使衙门。
如今海市已经日渐走上正轨,督办海市钦使衙门主要的职责就变成了给海商发出海船引和审查海商进口回来的货物,这么做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收税,因此钦使衙门虽然没有撤,但钦使高拱被调回京城任职之后,朱厚熜就一直没有委派别人担任钦使,留下主办衙事的是户部调去的官员,专管征税,不问其他,遇到这种事情自然躲得远远的,回答也十分理直气壮:本衙堂官回京了,这么大的事情,当然得等他回来才能处理。
在泉州傻傻地等了一两个月还没有等到明朝督办海市钦使衙门的堂官回来,佛朗西斯卡拉就坐不住了。不过,他也不是白等,这段时间,通过和那些与葡萄牙商人有交易的大明海商来往,他知道了明朝官员的办事效率是跟所收到的银子成正比的,就通过大明海商牵线搭桥,送上了一大笔银子,才从督办海市钦使衙门的官员嘴里买到了一句话:钦使高大人前年就已奉调回京,目前正在皇上御前行走,大概是不会回来了。
佛朗西斯卡拉差点背过气去:这是什么政府?海洋贸易是多么重要的事情,这么重要的机构竟然可以两年都不委派官员主持工作!这是什么官员?明明知道自己的上司不会回来了,还给我说等他回来才能处理我的诉讼,让我白白地等了两个月!当即摔了茶碗,愤然而出。
茶碗可以摔,事情总得解决,有一百多年海洋贸易历史的葡萄牙人比刚刚开放海禁的明朝人更清楚,南洋海路一天不通,葡萄牙王国的损失就不可避免,女王陛下的金库就要少了一大笔收入。佛朗西斯卡拉郁闷不已,这个时候,有位大明海商或许是见他被明朝官员耍得团团转而于心不忍,就对他说:“弗先生,你的事情也实在太大了,广东巡抚衙门和督办海市钦使衙门的大老爷们都没办法给你解决,得捅到天上去才行!”面对着佛朗西斯卡拉迷惘的眼神,那位海商又本着中国人热情友善和好为人师的优良传统,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使他明白了在中国人的眼里,住在天上的人不是上帝,而是皇上。
佛朗西斯卡拉入乡随俗,欣然接受了那位海商的建议,从泉州启程,要到明朝首都北京来“告御状”。
佛朗西斯卡拉一路行来,畅通无阻;自南京搭船走大运河到了徐州,却被拦下了。概因如今朝廷废弛海禁,大开国门,欢迎万国友朋前来贸易,江以南及两淮得气之先,时常有红头发黄眼睛白皮肤的夷人前来购买丝绸、瓷器、茶叶等物,对他这样的“红毛鬼”早已见多不怪。可到了黄河流域就不行了,谁也没有见过他这样的“妖孽”,立刻就有见义勇为的市民报了官,徐州知府衙门的一位刑名师爷立刻带着一帮衙役把他拿下了。
面对即将要把锁链和木枷套在自己脖子上的明朝衙役,佛朗西斯卡拉表现出了无愧于他骑士称号的勇气,义愤填膺地向明朝官吏提出严正抗议,说自己是葡萄牙王国女王陛下的使者,是到明朝来见你们皇帝的,你们不得对我无礼!那位师爷摇头晃脑地说:“葡萄何曾有牙哉!夷国以之为名已是十分可笑,还说其国以妇人主天下!妣鸡司晨,这不是妖孽又是什么?”众位衙役深以为然,当即把他押回徐州知府衙门,知道对这样的“妖孽”动刑也是无用,就请来道士,又是烧符又是念咒,闹腾了好一阵子。
不过,即使把佛朗西斯卡拉那一撮漂亮的山羊胡子都给燎去了一半,也还是未能让“妖孽”现出原形,正当那位道士命人置办狗血人粪准备泼他的时候,出城巡视农事的徐州知府大人回来了,见大堂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欲扬明】最新更新章节〖第三十七章 国际纠纷〗地址https://wap.275b.com/24_24264/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