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高山流水(2/3)
高了,便不愿嫁人,等闲的我也不好委屈她。十八了,竟成了我一块心病。”
“难得!”冯保脱口说了这两个字,立刻意识到自己失言了,忙掩饰地说:“身奉皇差,杨公公和在下后晌还要与齐大人晤谈,也不好耽搁的太久,冯某就献丑了。”
说完之后,冯保冲沈一石和芸娘二人拱一拱手,一振衣衫,走上了琴台,盘腿坐了下来,手轻轻拂过琴弦。
“铮”的一声,羔羊皮制成的琴弦微微一颤,发出了一丝润厚的回声。
冯保顿时赞了一声:“真是一张好琴!寻常古琴都是二十五弦,看这张琴却是二十三弦,想必是南宋宫制的雅琴吧?”
“冯公公好眼力。”沈一石说:“这正是南宋宫中御制的雅琴。”
冯保的眼睛微微闭上了,左手按弦,右手抚琴,刹那间,从他灵巧的指间,流水般的泻出一阵优雅的乐声。这数百年前的古琴,在人间经历了几番朝代更迭和太多的雨沧桑,早已是燥气全无,发出的声音是那样的深沉、圆润。冯保那按弦的五指疾速移动,就像幻化成几只手在弦上翻飞叠现,但还能看出手性;疾速抡弹的右手五指却已经如雨点般有影无形。
乐声入耳,站着的沈一石和跪坐着的芸娘都是先一愣,微微皱起了眉头。随即,沈一石的眼中闪出了光亮,不只是“此人入套”的那种兴奋,而是真有几分知音恨晚的感觉,看向冯保的目光也流露出了真正的钦佩。而芸娘一直噙着的泪水,此刻顺着她那张秀美的脸颊流了下来。琴声未绝,她已是泪流满面。
庄生晓梦,望帝春心,一切都在婉约曲折的倾诉之中,正当两人听得如痴如醉之时,琴声突然停了下来,冯保睁开了眼睛,眼眶中竟也有泪光闪动。
沈一石张张嘴,正要开口说话,余光却瞥见仍跪坐在那里的芸娘已挺起了身子,深深地望着琴台,不象是个看琴,也不象是在看冯保,立刻把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冯保似乎还未从琴曲的意境中摆脱出来,此刻望着芸娘也不再回避目光了,淡淡地说:“献丑了。”
“冯公……”芸娘突然改变了称呼:“冯先生,小女子一事不明,还请先生赐教。”
冯保说:“赐教不敢。姑娘请说。”
“先生方才所弹此曲,所有曲谱上都未曾记载,想必是先生自制。”芸娘的眼睛只望着冯保的胸襟之处,低声说:“以先生之尊,又正当春得意之时,怎会做出这种曲子?是否也正是因为先生正当春得意之时,这支曲子尚未终谱?”
一连两个问题,象是两支利箭一下子射中了冯保,他的心中猛地一颤。
原来,他方才弹的这支琴曲,正是他自己度谱制作的《古寺寒泉》。在宫里近二十年,胜残去杀的事情见得太多了,每日如履薄冰的生活,即便享尽人间富贵,也是恐惧多于喜悦,他的心中不知不觉中抹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忧郁。这一份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忧郁越酿越浓,终于在五年前的一个偶然的机会里被触动了……那是皇上钦命镇抚司校尉南下密访唐伯虎,其人早已亡故,镇抚司校尉担心无法给皇上交差,就搜罗到了唐伯虎的大量字画呈送大内,其中有一副《秋深古寺图》,画上那山远轻,林海涛涛,深山古刹,晚钟幽幽的意境让他为之怅然若失,也使他萌发了创作这曲《古寺寒泉》的灵感和冲动……这五年里,他一直在琢磨这支琴曲,真可谓是“一音未稳,于心不安”,直至今日,还未定谱。究其根源,一是在乾清宫里当差,终日在皇上和吕公公眼皮子底下晃悠,一个不留神就可能断送了自己的性命,这种情形之下,怎能静下心来抚弦度曲?二来确如眼前这位名叫“芸娘”的琴女所言,他刚过而立之年,就能从几千内侍中脱颖而出,被暗掌大内的吕公公收做了干儿子,眼下又当上了苏州织造局的监正,他觉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欲扬明】最新更新章节〖第八十七章 高山流水〗地址https://wap.275b.com/24_24264/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