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尚武精神(2/3)

强大、武力之振兴,又何以保证?后世之中国,被西方列强嘲讽为‘东亚病夫’,他们之所以胆敢悍然举兵侵略我们中国、恣意欺凌侮辱我们中华民族,这正是其中一大原因!”

略微停顿了一下,让高拱和张居正两位心腹爱臣仔细地思考自己所提出的问题,朱厚熜又继续说道:“朕读史书,常恨南宋灭亡之时,十万士人儒生相继蹈海而死以殉社稷,却没有勇气拿起刀枪和蒙古武士拼命!要知道,元世祖忽必烈南侵大军亦不过区区十万之众,那十万儒生纵然十命换一命,也能让异族侵略者付出高达一成的惨重代价,虽说不见得能挽冰山于即倒、扶社稷于将倾,也能稍抑异族席卷之势,更好过自己甘心去死,把我汉家锦绣山河拱手让给蛮夷做穹庐牧马之地。甚或还可以进一步设想,若是那些士人儒生的奋勇抵抗、拼死杀敌的忠义之举能激发起全民同仇敌忾、共御仇寇之心,以南宋之国力富庶、百姓之众多,也未必会那么快就一败涂地,数百万汉人军队要么献城投降,要么闻而逃,几岁的幼帝被逼到绝路,由帝师陆秀夫抱着跳海自尽。那么,历史或许就会改写,那些壮烈殉国的士人儒生也能在青史上留下何等浓墨重彩、荡气回肠的一笔正气之歌!何以会有这样的千年之憾?一言以蔽之,‘君子动口不动手’的观念使然,他们根本就想不到自己握笔的手,也能拿起武器自卫卫国!知悉后世有诸多外夷列强侵略我泱泱中华之后,这种危机感就益发强烈,朕时常夙夜忧叹,几不成寐。遂于嘉靖二十三年设立国立小之初,就提出要在各级校增设体育课程,不但着令太医院医官给小生教授上古传下来的五禽戏等健体技艺;从军中遴选年忠厚且识断字的低级官佐及军卒担任各国立小教官,让他们定期组织生军训;还亲自给小生设置了跑步、跳远等各项基本运动项目,为的就是要强健我大明年轻一辈士人子的体魄,培养他们的尚武精神,以挽士之颓丧、振民众之精神。对于这一点,朝野内外之人多不理解,甚或有‘玩物丧志’之讥评,说朕这么做会导致那些孩童读书不专,不思上进。殊不知,体育锻炼不但能强身健体,还能舒筋活络,启沃心智,可谓有百利而无一害。据国立小校、教务奏报,往常那些病怏怏的孩子读书听讲总是打不起精神,加强体育锻炼之后,一天到晚朝气蓬勃,业亦是精勤猛进,都说生们由厌到乐,皆体育锻炼之功效。即便他们是顺着朕的心意说些好听的,那些孩童的体格健壮了许多总是不争的事实……”

说到这里,他不禁摇头苦笑道:“入读国立小的那些孩童都是父母丧亡于北虏之手的孤儿,身受朝廷恩养哺育,自然听从朕的话;加之小孩子家天性好动,对跑跑跳跳、打拳做操只当是在玩耍,却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朕的这一番苦心总算是没有白费。可是,到了县、府和乡这一级,乃至国子监,那些青年士子儒生自矜身份,对强身健体不屑一顾,各级官教谕对督促生员加强体育锻炼一事大概也都是‘瞧着办’了。这样的事情,在朕看来,是关乎国家千年盛衰兴亡的大事,可朝野内外、官员士概都以为是细枝末节,不值一提。朕说的多了,不但惹人厌烦,还会被攻讦为失之琐碎。所以朕也不好一而再再而三地明发上谕,责令各级校遵旨行事。倒是你那位好友何心隐替朕解决了这个难题,他在京师大堂当教务,时常带着大生们登山、郊游,一边欣赏山色美景,一边吟诗会,大生对之兴致颇高。你去国子监之后,也不妨照此办理,不必将那些监生终日圈在讲堂上苦读诗书,多组织一些登山、郊游之类的户外活动,大概那些监生们也会有点兴趣,久而久之,也就养成了热爱体育锻炼的习惯。而你还可以藉此机会,从中发掘才华出众、可堪造就的人才,一举两得,岂不美哉?”

听到皇上赞许好友何心隐的作法,张居正心中暗自惭愧何心隐带着京师大堂的大生们春日踏青,夏日寻幽,秋日登高,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欲扬明】最新更新章节〖第三十三章 尚武精神〗地址https://wap.275b.com/24_24264/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