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留有余地(2/3)

蹈覆辙,引起皇上的猜忌,不是我们严家之福!”

严世蕃先是觉得父亲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未免有些过于谨小慎微了;仔细想想,也觉得父亲说的有道理:当年仇鸾拜在父亲门下,认父亲做了干爹,其后却又投靠鞑靼、悍然引北虏寇犯京师。若不是后来有薛陈二逆夺宫之乱,父亲立下了匡扶社稷之功,只怕严家难逃族诛灭门之祸。如今汪宗翰统兵在外,正与佛朗机人鏖战南洋,既有可能兵败身死,又有可能拥兵反叛,父亲小心一些也在情理之中。至于延揽此人,只要扳倒了夏言那个老东西,父亲就能独操权柄、领袖群臣,汪宗翰那个昔日有附逆情事的武将,哪怕战功再大,还不得赶紧投靠过来?

可惜,严世蕃又猜错了父亲的意思,只听得严嵩沉吟着说:“不过,你的话倒提醒了为父:既然他汪宗翰与为父一样,都是耿忠朝廷、舍生报效君父浩荡天恩的孤臣,又率军赢得了我大明定鼎开国两百年来罕有的御外之大胜,不表示祝贺,也确实有些说不过去。为父身为首揆,行止为天下之瞩目,给他去信就不必了,倒是可以做首诗、写篇赋送到《民报》刊载,一则颂扬盛世军威,二则激励全民,他自家读到,也能感念我们严家的一番好意。只是,眼下各省夏赋都已征缴完毕,如何使用得费一番心思通盘考虑;加之六府清田试点也接近尾声,得赶紧拿出明年全国两京一十三省的章程出来,为父诸事缠身,没有舞弄墨的闲情逸致。这件事情就交给你,拿出你当年给皇上写青词的那点小本事,好好做诗写章吧!”

严世蕃当年帮着父亲给皇上写了那么多的青词,做首诗写篇赋对他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当即应道:“儿子就代父亲操刀捉笔了。”

严嵩摇头说道:“不是代我捉笔,而是以你的名义送到《民报》!”

严世蕃大致能猜到父亲这么做的良苦用心,一是自矜身份,更是不想给皇上和政敌留下“结交边将”的口实,免得授人以柄,他严世蕃还没到那个分量,就没有这一层顾虑;二来也把这个天下扬名的机会让给他,让朝野内外都知道,他这个制科进士同样有生花妙笔,能写出花团锦簇的章来。可是,他却为难地说:“爹,儿子就要上疏弹劾高拱了,这么做,岂不是在给他吹喇叭?”

严嵩冷笑一声:“有道是,身怀利器,杀心顿起。为父知道你接到罗龙的密信之后,便打定主意要上疏弹劾高拱。之所以要你做这篇章,就是不想皇上以为你嫉妒高拱的盖世奇功!”

严世蕃恍然大悟,说道:“爹爹诲教的是。功是功,罪是罪,惟其如此,皇上方能体念儿子耿忠谋国的一片冰心……”

严嵩嘴角露出一丝讥讽的微笑,继续说道:“既然你打定主意要参他,为父也不拦你。时也,运也,你今年已经四十有三,也该自己闯一闯了,闯出来,就是你的造化。但是,世间之事,不如意者十居,未必就能都让你算到。为父送你一句话‘居心于有意无意之间’。”

听到父亲谶语一般的话,严世蕃总算是开了点窍,慌忙问道:“爹的意思是儿子不该上这道疏?”

严嵩摇头叹道:“你爹老了,说什么你未必会听。正所谓‘事未经历不知难’,有些事情,别人说未必就能有用,须得自己去试上一试方能明白。好在你爹还没有死,就算你捅破了天,你爹也还能替你弥补一二。免得你一直如此顺达下去,终究不能明白这个道理。哪一天你爹不在了,想帮你也帮不了了……”

果然是不赞成自己上疏参劾高拱,也就是说不赞成与夏党全面开战,真是白白糟蹋了这个天赐良机!严世蕃有如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一般,垂头丧气地坐了下来,叫了一声:“爹”

严嵩打断了他的话:“你今天已经说的太多,什么意思你爹也都清楚了。你要做什么就做吧!不过,爹还是要多嘴提醒你一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欲扬明】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三十三章 留有余地〗地址https://wap.275b.com/24_24264/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