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无独有偶(2/3)
船,又怎能抵挡明朝大军倾力一击?大明钦使这是有恃无恐,自然不必和他虚与委蛇。他不敢当着大明钦使的面硬充好汉,表示要一意孤行,对抗天朝王师,只得推托说道:“这个事情还要请示敝国国王陛下才能决定……”
赵隐嘴角露出一丝嘲讽的笑意:“以王爷之见,贵国国主可能幡然悔悟,向天朝认罪乞降吗?”
认罪乞降?苏加瓦蒂苦笑不已。佛郎机人接连几次被大明海军打败之后,自己曾不止一次地向国主拉坎都拉提出单独和大明王朝议和。可惜,国主拉坎都拉自知罪孽深重,担心大明王朝不会放过他;又惧怕和议还未谈成,倒先惹恼了驻扎在马尼拉港的佛郎机舰队,抢先对吕宋王国下手,对苏加瓦蒂的几番苦谏都不予采纳,让他十分烦闷更无比担忧。既然国主拉坎都拉连单独与大明王朝议和尚且不允,更不用说是认罪乞降了……
见苏加瓦蒂无言以对,赵隐点点头:“在下明白了。那么,在下倒要请教王爷,王爷身为王族辈、国中硕勋,莫非就眼睁睁地看着传承数百年之久的吕宋王国毁于一旦?百万生民都做了夷狄禽兽的殉葬品?”
听到大明钦使暗含威胁的话语,苏加瓦蒂似乎看到了百年王城被大明军队的炮火轰为齑粉;王公大臣们沦为大明王朝的阶下囚;吕宋百姓流离失所……
种种惨景让他痛苦地闭上了眼睛,沉痛地叹道:“小王屡次苦苦劝谏国王陛下,但国王陛下一意孤行,小王也是万般无奈啊……”
赵隐正色说道:“我朝圣天子睿智天纵、明见万里,深知吕宋乃我大明世代交好之邦,岁岁朝贡,络绎不绝于道,两国百姓也互通婚姻,亲如一家。今次南洋之乱,一因夷狄逆天披猖,明犯天朝盛威;二因彼国国主拉坎都拉鬼迷心窍,背弃世代兄弟之盟,是故才有目下贵我两国手足相残、兵连祸结之悲剧。在下受命宣慰吕宋,临行拜辞王阙之时,皇上曾对在下说过,拉坎都拉罪无可恕,但吕宋百姓何辜之有?若能效法成祖皇帝永乐年间三宝太监下西洋之旧事,亦不失为敬天法祖、宽待远人之善举。”
象是在无尽的黑暗之中发现了前方的一线光明一般;或者说是溺水的人在即将沉入海底之前终于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苏加瓦蒂骤然眼前一亮,不顾礼仪地打断了赵隐的话,追问道:“贵国皇帝真的这么说?”
赵隐看了他一眼,没有回答。
苏加瓦蒂脸上微微有些发烫,似乎为自己的失礼而感到羞耻毕竟谈论的是敌国是否宽大对待本国,作为吕宋尊贵的王族成员,一则不该如此怯敌畏战;二则不该如此操切。不过,明成祖永乐年间,三宝太监郑和曾六度下西洋,宣天朝盛威,招万国来朝,历时近二十年,在南洋诸国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苏加瓦蒂不知道明朝君臣所谓的“旧事”指的是什么,又追问道:“不知贵国皇帝说的三宝太监下西洋旧事指的是什么?”
赵隐淡淡地说:“当然是成祖皇帝永乐九年,三宝太监第三次下西洋时的锡兰(斯里兰卡)之事。”
听着很平淡的一句话,却立刻在苏加瓦蒂的心中掀起了滔天巨,他的整个身子都剧烈地颤抖起来原来,郑和第三次下西洋,返回途中驻泊于锡兰王国休整。时任锡兰王的亚烈苦奈尔生性贪婪残暴,不但与邻邦不睦,屡起战端;还时常纵兵抢劫过往使臣和海商。他见郑和船队载有许多珍稀宝物,便起了贼心,调集五万兵士,包围了郑和船队准备抢劫。可是,锡兰王国十分落后,国中不产布帛,许多人常年,惟以树叶遮蔽下身,中国古代称之为“裸形国”;兵士装备的武器也不过是弯刀、弓箭、梭镖而已,如何抵挡得住郑和船队随行护卫的两万多名大明精兵强将?不到半日功夫,锡兰王队就被杀得大败,亚烈苦奈尔及其妻子、儿女连同国中大臣都被生擒活捉,押上宝船解送大明王朝,献俘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欲扬明】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四十五章 无独有偶〗地址https://wap.275b.com/24_24264/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