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犁庭扫穴(1/3)
第一百五十三章犁庭扫穴(你的轻轻一点,点亮我码字的人生,支持数字,支持正版,跪求订阅.)史载,明嘉靖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日,大明远征军兵临吕宋王城马尼拉城,炮击水寨以示军威,北镇抚司副镇抚高镇东、千户谢宇翔说服吕宋国主拉坎都拉王叔苏加瓦蒂亲王率武百官郊迎远征军于马尼拉港,献上降书谢表并奸相瓦鲁尔、夷人东亚总督卡西亚诺等罪魁祸首。
二十一日,远征军兵不血刃而取马尼拉城,吕宋国主拉坎都拉自缚请降,吕宋万民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二十二日,吕宋国主拉坎都拉痛感误信奸臣之言,背叛天朝,误国误民,遂颁布逊位诏书。
二十五日,吕宋武百官公推苏加瓦蒂亲王暂摄国政,上呈奏疏,奏请天朝予以恩准。
嘉靖三十年元日,大明荣王朱载昀率王府一干属官司员奉旨归国,就藩湖广并为已故的前代荣亲王朱厚熘守制,吕宋逊位国主拉坎都拉及后妃、王子、公主近百人随船同行,亲赴大明,向天朝谢罪。
官修正史一向惜墨如金,寥寥数语的背后,不知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比如说,因前代荣王触犯国法而被贬谪吕宋的荣藩今次得以归国,固然是朝廷为了表彰两代荣王忠贞不屈、舍生为国的壮举而赦免了他们的罪行,恩准其荣归故国;却又何尝不是因为赵隐从朝鲜宣慰钦使的任上潜逃吕宋的率性之举,使大明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嘉靖帝朱厚熜的心中不免产生了一个疑问:赵隐其人到底是忠于大明,还是忠于荣王?在一时难以找到更为合适的人选接替他出任南洋宣慰钦使的情况下,他的小舅子、荣王朱载昀当然就不能继续留在吕宋了……
其实,因为远征军中的监军高拱、主将戚继光和参谋徐渭,甚至包括当时还位卑职低、尚不为人所知的王崇古、殷正茂等作战参谋,都是日后青史留名的中兴名臣,史家如此记录重新确立大明王朝在整个亚洲霸主地位的南洋平夷之战中的吕宋战役,已经可以算是十分详尽了大约半个多月之后,东海舰队副提督汪宗翰率南路巡防分舰队及海军陆战队一部南下攻打佛朗机人在东亚最大的军事据点马六甲城的那场战役,在正史上只有短短一句话、寥寥三十余字:“嘉靖二十九年十二月,汪宗翰率偏师南下,与鏖内柔佛王国合击满刺加,夷人兵少,王师一鼓而下之。”
马六甲之战,大明共计出动海军战舰五十余艘、陆战队兵士近万人,从海上发起了攻击;同时,鏖内柔佛王国的五万兵马也已经进抵马六甲城下,从陆路发起了攻击。而驻守马六甲城的佛朗机人不过区区二千五百人,即便加上从当地印度人、缅甸人和爪哇人中临时招募的雇佣军,总计也不过六千人,装备只是那些已经被大明军队淘汰的火绳枪、佛朗机炮等火器;又没有战船,如何能挡得住大明远征军和鏖内柔佛王朝兵马海陆两路的夹击?也就是说,南路巡防分舰队虽然说是一支偏师,对付马六甲城的夷人完全是以众击寡,甚至可以说是持强凌弱、胜之不武。
事实上,大明远征军的确是有些“持强凌弱”的意思和戚继光在吕宋战役中炮击水寨扬刀立威的作法一样,拥有制海权的南路巡防分舰队将全部战舰调至马六甲港,利用舰上的大口径火炮向佛朗机人的要塞发起了猛烈的轰击。三轮炮击之后,要塞的城墙就被炸开一个巨大的缺口,驻守要塞的两千名佛朗机兵士非死即伤,根本无力抵挡大明海军陆战队的进攻。而在要塞失陷之后,当南路巡防分舰队将炮口对准马六甲城,还未开炮,城中近四千名由当地印度人、缅甸人和爪哇人拼凑起来的雇佣军就哗变了,杀死了督战的佛朗机军官和士兵,竖起了白旗,向大明远征军投降。也就是说,此战既没有吕宋战役那样有舌灿莲花的说客说得敌人弃械来归;也没有足智多谋的军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更没有骁勇善战的武将在百万军中斩将夺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欲扬明】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五十三章 犁庭扫穴〗地址https://wap.275b.com/24_24264/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