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国事为重(2/3)

度传递回国,反而舟车万里,给他送来一位美女。如此本末倒置,可见镇抚司的几位太保政治敏感性差到何等的地步,令朱厚熜十分失望十分恼火,冷哼一声,说道:“镇抚司曰本情报网并不是汪直在当家,还有张明远、郭江洪、董远靖三位太保坐镇。这么大的事情不速速奏报朝廷,也不经请旨便擅自作主,把人带回国来才禀报给朕,你吕芳出来的好奴才!”

吕芳小心翼翼地说:“据老十一禀报,一则兹事体大,他们也不敢自专决断,惟有奏报朝廷,恭请圣裁;二来他和老五、老十三反复商议,认为织田氏断无可能抵挡得住今川大军上洛之路,织田氏遣使来朝一事倘若日后被今川义元知晓,势必会对我情报网不利,不若将人送回国内。即便日后今川义元问及此事,没有确凿证据,又有室町幕府足利义辉将军和管领细川信元的面子,他未必就敢过分纠缠此事。”

“只是这些吗?”朱厚熜冷笑道:“就没有其他的用意?”

对于吕芳说的这两条理由,朱厚熜也都认可。但是,在他看来,那些被派驻曰本的家伙这么做,肯定还有另外一层意思:他们看织田家送来的那位少女美艳不可方物,就想“敬献”给皇上,讨得皇上的欢心。

朱厚熜猜得不错,无论是镇抚司三位太保和汪直,还是吕芳,都有这层用意。而且,在他们看来,嘉靖二十八年圣驾巡幸草原,皇上为要招抚蒙元诸部,曾欣然接纳鞑靼酋俺答的义女、成吉思汗黄金家族母族翁吉锡惕部酋长亦不刺的妹妹玉苏为妃。不过是鞑女福薄,从草原南返京师途中不服水土而逝。既然皇上谨遵太、成两祖“天下一家、华夷无间”之祖训,接纳与大明仇深似海的北虏鞑女为妃,也未尝不会接纳南倭倭女。更何况,皇上是那样的看重织田信长,丝毫不亚于亦不刺,纳他妹妹为妃,岂不正合皇上羁糜其人、以倭治倭的良苦用心?

正因为有这些考虑,一贯小心谨慎的吕芳才会大着胆子,暗中把那位倭国少女带进大内,不经请旨便安排她侍寝。不过,这些用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吕芳既不敢承认自己有这些考虑,又不敢矢口否认而犯下欺君大罪,只得将头俯在地上,无言以对。

朱厚熜长叹一声:“你啊!老五、老十一和老十三他们倒也罢了,你吕芳却不该如此鲁莽行事。朕曾经与你说过仙人托梦示警的详情:后世会有诸多西方列强仰仗武力,打开我中华国门,欺凌我们中华民族。但彼国与我们远隔千山万水,又地广人稠,那些列强纵然有心建立殖民统治,奴役我中华民族,也无力得逞,专一以经济掠夺为主。倒是与我中国一衣带水的倭国,虽说在历史上,他们曾受我中国颇多恩惠礼遇,文化也受我华夏文明影响颇深,但他们却人心不足蛇吞象,亡我中国之心始终未消。比如那个丰臣秀吉,甫一统一倭国便全国之兵侵略朝鲜,意欲先图朝鲜,再窥视中华。我大明为要维护天朝威严、扶助属国朝鲜,先后数次派遣数万大军入朝参战,历时近十年,方将其逐出朝鲜。虽说战而胜之,其间折损兵员、耗费财用无数,于我大明国力折损甚巨,致使国库空虚、民不聊生,也由此埋下我大明亡国之祸根。数百年后,倭人又故伎重施,再度入寇中国,烧杀淫掠,无恶不作,我泱泱中华、文明古国不但蒙受了无尽屈辱苦难,庶几有亡国灭种之祸!由是知之,倭人乃是一个隐忍、顽固、凶残、可怕的民族,且不知好歹,毫无悔过之心,诚为我中国之心腹大患、世仇死敌!即便如今彼国四分五裂,内乱频仍,我等君臣亦万万不可忽视卧榻之旁酣睡的这头饿狼。是故朕才反复思量,定下了‘以倭治倭’的方略,派遣老五、老十一和老十三他们和汪直一道前去倭国,搜集各国情报,并把结束倭国战乱的三位要害人物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弄回大明,意在迟缓彼国统一,或以其为我所用,使倭国臣服于我大明。惟是此事不但关乎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欲扬明】最新更新章节〖第七章 国事为重〗地址https://wap.275b.com/24_24264/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