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权色交易(2/3)

职官司员,愿为朝廷效力,为严大人、齐大人分忧!”

严世蕃笑道:“呵呵,沈大人不但义薄云天,还这般急公好义,真令在下佩服啊!不过,既然是公事,有些话在下还是要说在前面的。那些荒田虽说无主,但眼下归苏州知府衙门管,就算是官田,沈大人可是要照价给值的。”

江南地少人稠,田地的价钱原本就高;尤其是苏州这样的通衢大邑,地价更是比别处高出不少。不过,严世蕃既然说是官田,而官田税重,售价自然要比民田低了许多,沈一石心领神会,正要应承下来,却听到一旁的杨金水插话进来,说道:“严大人是朝廷重臣,咱家什么也不瞒你。万岁爷天心仁厚,念及桑农、织工常年劳作,着实辛苦,先是废了官价收丝的章程,织造局如今也得照市价收购丝棉;又钦定了织工的工钱,比民间作坊高出两成还不止。可户部又不肯多拨银子,就那么点预算,紧打紧的应付日常开销尚嫌不足,收购丝绵得靠沈老板掏自家腰包垫付,只怕他也拿不出许多银子去买田啊……”

“这个嘛……”严世蕃装作为难地说:“买田卖田是买主和卖主之间的事情,旁人也不好随意置喙。如今是苏州知府衙门要卖田,你们可与齐府台商议具体事宜。”

众人都把目光投向了坐在一旁的齐汉生。齐汉生还没有说话,杨金水便笑了起来:“呵呵,有严大人这句话,咱家也就放心了。织造局自建衙苏州,得齐府台襄助之处不胜枚举,是故方能复设只半年之期,便为朝廷贡缴上等丝绸、棉布各一万匹,中等丝绸、棉布各两万匹,用以皇上赏赐外藩、宗亲及六部九卿、各地督抚。年初回宫里给皇上请安,吕公公夸咱家会办事,咱家说了,首功当属齐府台,织造局不敢据为己有。吕公公点头称是,说皇上知人善任,当初遴选的三位年轻知府,苏州的齐府台、松江的赵崇君赵府台和杭州的赵孟静府台,个个都是公忠体国的社稷干城,让我们这些做奴婢的,且不能怠慢了三位大人。”

杨金水的话貌似很平常的奉承,却让齐汉生心中顿起波澜。概因杨金水又提到了与他相交莫逆的松江知府赵鼎,让他心中不免又泛起了一丝酸溜溜的滋味。

原来,赵鼎由于出身豪富之家,家中开办有丝绸棉布作坊,熟知织造诸事,去年被微服私访的皇上许以身兼松江织造局监事一职,他当时用于代朝廷发赈安民的数万钱粮也被认可为投资松江织造局的股本。在织造局有没有股倒也罢了,难得的是那个监事之职,皇上御口钦定,没有替织造局承差办事的义务,却有权力监督织造局经营中的一切重大决策,包括松江织造局监正李玄在内的所有宦官内侍若有虐官、扰民或贪墨情事,他都可以通报江南织造使杨金水或直报司礼监,等若给了赵鼎这个外官监督内廷衙门的职责。这是大明王朝定鼎立国两百年来的头一例,对赵鼎的信任和器重可见一斑。而杨金水等人也不敢因为自己是宫里的人,奉有钦差的关防,对赵鼎颐指气使;相反,他们还得对赵鼎客气倍至甚至巴结奉承,以免他一封密疏直送大内,把他们告到了皇上那里。也就是说,论及和这些太监们的关系,只怕赵鼎还要略胜他一筹。而这些太监们背后站着的,是皇上最信任的大伴吕芳吕公公。圣眷原本就远超众人,如今又有这根通天的线,徐阶未必就能阻挠得了赵鼎的前程;而对于他来说,严世蕃在府衙里所说的“时来运转,天命已然垂青于你”,只怕也未必就能实现……

想到这里,齐汉生暗自咬咬牙,站了起来,说道:“杨公公客气。织造局是宫里的衙门,也是我大明朝的衙门。下官替织造局办事,也等若是替朝廷办事,何分彼此。”

杨金水拊掌称道:“齐府台不愧是名满天下的探花郎,一语可谓切中肯綮。沈老板诚心为织造局办事,也是为朝廷效力。他买田的事情,还请齐府台多多关照。”一边说着,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欲扬明】最新更新章节〖第四十五章 权色交易〗地址https://wap.275b.com/24_24264/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