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给你相一门亲事(1/2)
白大爷道:“二丫,你跟爷爷说实话,你和那个男人,到底有没有什么?”还是得给她找个好人家嫁了,也算有人管教了。
方质质一脸黑线,怎么又提这茬啊?她头摇得拨浪鼓似得,一本正经地道:“白爷爷,我以我爹娘的名义发誓,我跟那人没有半点关系。”
爹娘都搬出来了,这话的可信度就高了。白大爷的脸上就带了笑意,对方质质道:“既是这样,白爷爷就放心了,孩子,你一定得记着,不是咱的东西,万万不要去念想着,否则到时候受伤的可就是你自己个儿了。那太子太傅是什么人啊!那可是大官!咱只是个老实本分的庄户人家,跟那个差得太远!一定要记得啊,在什么位置,咱就守什么位置的福,不要去念想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嗯,知道了。”话好有道理,方质质虚心接受。
“这就好,你且回家去等着吧。白爷爷让你白大娘去寻摸寻摸,看看咱村里有什么好男儿,给你找一个托付终身的……”
“啊?白爷爷你……!”方质质傻眼了,这话题拐得也太快了!她早该想到白大爷不会平白无故又提这个话茬子的才对!
“没什么可商量的!你爹娘走得早,爷爷不能放着你不管!你得听话!”白大爷冷着脸呵斥,他身为长辈,为小辈操心终身大事,对别人来说这是一种恩赐。可是在方质质这就成了一种负担。
这怎么办?拒绝?这不是直接弗了白大爷的脸面?白大爷以后见面不就得抽她?可是同意?她万万做不来。
“哦呵呵呵……白爷爷,天不早了,您快些回去,白大娘估计在家都等急了。”说完赶忙一溜烟小跑着走了。
白大爷在她后面努了努嘴,想要叫她走得有女孩子相,都长大了还没个正行,连跑带跳的一点形象都不顾。但努了半天,也最终没有喊出口。罢了,还没有成婚就还是个孩子,就先让她放肆几天吧。
白大爷驱车往自己家走去,回到家里,拴好了牛车,回头把竹筐放下,这才看见筐里不知何时多了个油纸b,拎起来一看,正是方质质此前要给他的那两个芝麻酥,“这孩子……”一抹心疼从指间溢出。
且说这边方质质自一人跑了。她却不忙着回家,因为心中存了要卖粮的心,她便放下脚步,特意绕着村里的庄稼地走了一圈,这一圈过去,心里就渐渐有了个雏形。
阳邑村地势偏低,四面环山,正经画地图的话,这里应该是个盆地一样的地形。因为饮马河的缘故,浇灌水田很容易,所以这里基本上都种的水稻。现在水稻长势一片大好,才七月份,还没到秋收的季节,稻苗郁郁葱葱的长着,分外可喜。
“这么好的稻谷,卖一文钱,真是糟蹋了。”方质质一边走,一边嘀咕着,随手揪下来一个谷穗放在手里扒拉着,这么饱满,不说长成上等大米,想来也不会太差了。脸上也渐渐带上了笑容,她觉得,也许自己可以依靠这些粮食发家,成为一个……粮商?
“不论如何,总要想办法帮白大爷把米价抬上去。”方质质自言自语着往前走,这一走就到了日落西山黄昏了。
她刚刚从镇上回来的时候,日头就已经不早了,那时候就已经晚霞漫天了,现在再这么一走,晚霞散尽,这光线就有点暗了,再不走回家去,估计一会都看不到了。
她扔了谷穗往家走,这一打眼才发现,自己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走出老远来了,前面不远就是里正徐冬青家,旁边紧挨着的那座矮房是私塾么?
方质质对这个私塾还是有点印象的。
因为阳邑村地势特殊的原因,这里从来没有什么外来户来安家,基本全是目不识丁的土生土长的庄稼户,孩子们也基本都没有识字的。
但是听爹娘说,二十几年前,这里来了一家外来户,姓徐。他们在这安家落户之后,就开始一边种庄稼,一边开门讲学教孩子们读书写字。
最开始徐老爹只在自己家里教自家儿子徐冬青学习,直到后来,有许多孩子的爹娘看见徐老爹认识字,便都纷纷过来央求,希望徐老爹教徐冬青识字的时候也顺便教教自家的孩子。
徐老爹便亲手用土坯盖了这一间不太大的土坯房,房顶用草席盖了,让孩子们坐在这里听他讲学。年头久了,这间不大的土坯房也便变成了私塾。
也因为徐老爹的宽厚仁德,博学多才,在阳邑村又做了免费教书这一大善举后,村子里的人对徐家真心感恩戴德。
方质质记得本尊小时候,似乎还摸趴窗户听过几次,但是后来爹娘死了,她就被自家哥哥嫂嫂卖去万家村,从此再也没机会听书了。后来去了万家村万长生家,万长生读书基本都是在私塾,回家后基本都是不做功课的,偶尔念上那么几次书,也都是背着方二丫的,只要看见方二丫听墙根,就少不了一顿打骂。
“你个活不久的累人,偏生了贱骨头来祸害人!还敢跑来听我儿子读书!就你这满身甩不掉的晦气,回头再染我儿子身上,考不上学你就等着去死吧。”
嗯,这是万夫人经常骂本尊的那说辞,害的方二丫后来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无奸不商】最新更新章节〖第四十五章给你相一门亲事〗地址https://wap.275b.com/24_2453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