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4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2/3)

这让老百姓更加拥护军人,也让军民关系更加融洽。

以前在兰芳,老百姓热衷于参军是因为有种种福利,但这半年以来,老百姓关注的焦点渐渐从福利上转移到形象上,当兵,在华人世界第一次成为一个比较时尚的词汇,这可真是意外之喜。

同时因为军容军纪的提高,现在的兰芳军队看上去更加整齐,更令人羡慕,跟更让人感觉到力量,更能让人感觉到踏实。

同时因为军民关系的融洽,兰芳军人将以“保家卫国”为己任这一思想正在逐渐赢得普遍认同,这是兰芳军部最看重的。

一直没有信仰的军队,哪怕是一时的战斗力爆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支军队的战斗力是无法维持的。

只有具有坚定地信念,军队才能拥有强大的战斗力。

想想另一个时空中的,他们虽然武器简陋,他们虽然处境艰难,但们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赢得了解放战争,并且力抗联合****不落下风,这是何等的强大。

秦致远想在这个时空建立一支和拥有同样信仰的军队,那样兰芳将永远都会立于不败之地。

当然了,限于客观条件,秦致远不会使用“主义”思想来武装部队,而是使用“人民子弟兵”的概念,来加强兰芳军队的思想政治教育。

没错,这一点不用怀疑,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另一个时空中的独有,而是全世界都普遍实行的一种方式,就连世界霸主美帝,也从来没有放松过思想政治教育,甚至在某些方面,比的要求更加严格。

秦致远也要加强思想教育,用“人民子弟兵”的思想武装兰芳军人,让他们具备坚定信仰,还全心全意为兰芳服务。

其实说起来,兰芳的军人本来就是兰芳的子弟兵,这不是假大空,而是事实。

早在兰芳立国之前,当时的外籍军团就开始动员外籍军团的家属移民,最先是向科西嘉岛,然后是当时的荷属东印度。

秦致远当初是想在荷属东印度搞一场“和平演变”,但没想到荷兰人居然如此不经打,仅仅是几个月功夫,荷兰人就被一群外籍军团训练了几个月的农夫赶出荷属东印度,兰芳就诞生在这一片混乱之中给。

立国之初的兰芳,国内除了兰芳本地的华人华侨,就是从民国移民过来的外籍军团家属,所以兰芳的军人是真正的“人民子弟兵”,这一点毫无疑问。

秦致远就是要用“人民子弟兵”的军民鱼水情,唤醒将士们心中的保家卫国之心,让兰芳的军人们能全心全意保卫亲人们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这样兰芳的军队才会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

恐怕就连福煦本人也没想到,他的各种严格要求,会造成现在这个意外之喜。

就在尽心尽力的提高兰芳军人素质的同时,福煦也没放松兰芳的军官梯队建设。

福煦本人在法国拥有巨大声望,从军几十年,福煦的门生也遍布整个法国,其中有些人混得不错,目前在法军中身居高位;有些人就比较失意,正处于个人军事生涯的低潮期。

福煦利用自己遍布法军的各种关系,从法国雇佣了数百位职业军官,作为军事顾问加入兰芳军队。

这些军事顾问广泛存在于各军中的参谋部,他们在兰芳军队的正规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没有这些人,兰芳军队的正规化不会如此的顺利,不会达到目前的效果。

再安排来自法国的职业军官进入参谋部的同时,福煦在望海州的三发市成立了陆军学院和海军学院,用来为兰芳培养真正属于自己的军官梯队。

这一举措受到了秦致远的大力支持,于是在秦致远的干预下,陆军学院被分为步兵学院和炮兵学院,又增加了空军学院和装甲兵学院,兰芳终于在真正意义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远征欧洲】最新更新章节〖464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地址https://wap.275b.com/24_24894/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