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青州、冀州的工业大发展(1/2)

并州军败退之后,秦峰没有让青州军继续追击,他留季东升的第5军,并加强1个野炮旅,驻守濮阳,萧敬祖的第4军,也加强1个野炮旅,驻守安阳。

2列装甲列车继续留在邯郸城,秦峰自己则带着孟凡贵的第2军,以及新式野炮团,返回了历城,开始消化冀州这块新占领的地盘。

秦峰返回历城之后没多久,西大陆的正义同盟和神圣同盟,正式签订了停战协议。

此时无论是正义同盟还是神圣同盟,早已经因为滥发货币,使得各国的货币暴跌,要么重新以硬通货交易,要么以物易物。

因此,秦峰只用了3万两白银,就还清了跟特鲁帝国之间的债务,名正言顺的把战前签订的所有协议,都履行完毕,可谓是赚的盆满钵满。

战后的萧条局面,使得各国的工厂大量的破产,各种二手的工业设备的价格,如同废铁一般,技术工人纷纷失业,再加上庞大的军队需要裁员,更加剧了各国的失业率。

拥有大量海外殖民地的格兰帝国和西卢帝国,日子还算是能过得去,地广人稀的罗斯帝国,也可以通过自我疗伤恢复经济,可什么都没有的特鲁帝国就惨了。

原本数量不多的海外殖民地,已经被东倭帝国占据了,胶州港也重新回到了大夏帝国的怀抱。

因此,特鲁帝国也就只能通过向东大陆,廉价出售自己的工业设备,以及各项基础工业技术,来缓解国内的经济压力了。

对于自己地盘上的工业发展,秦峰是有计划、有选择,他并没有盲目的发展重工业,而是遵循着经济发展的规律,从最容易见效的行业入手。

他不但在历城又组建了1个化肥厂,还在冀州各地也组建了足够产能的化肥厂。

当然,纯碱也包含其中,毕竟,北方的大夏百姓以面食为主,纯碱是必不可少的,其他各国的需求虽然大幅度下降,但并不代表没有。

除此之外,秦峰还大力发展了采矿业,除了潍县的煤矿和历城的铁矿,都大规模扩充了产能外,还在莱凤县建设了一个工业基地,充分开发当地的铁矿资源。

为了尽可能的保障自己的重武器来源不被卡脖子,秦峰采购了一套合金钢生产设备和大量的机床,并再次扩建了潍县的兵工厂,也让历城的兵工厂拥有了生产火炮的能力。

于此同时,秦峰又从特鲁帝国引进了大量的高级技工,除了为秦峰生产先进的身管火炮外,还要负责培训青州自己的高级技术工人。

跟秦峰大规模发展工业不同,大夏帝国的其他各个军阀,重点采购的是西大陆现成的武器装备,尤其是吃了秦峰大亏的幽州和并州,据说不但采购了大量的新式火炮,还采购了不少坦克和飞机。

苏家、黎家、白家、马家,也都采购了不少新式武器,扩大自己兵工厂的生产规模,加强自己的军事力量。

秦峰也采购了一些西大陆现成的新装备,有一部分是西大陆淘汰的37mm平射炮,剩下的就是飞机了。

那些没有驻退器的37mm平射炮,秦峰主要是用它们来对付坦克的。

根据从丹尼尔那里得来的坦克数据,这些西大陆的坦克,技术水平相当于一战末期,装甲最厚处只有15mm,薄的地方只有8mm,也就只能挡挡机枪子弹和炮弹弹片,根本不需要二战时期的那种37mm战防炮。

这些西大陆各国都看不上的平射炮,用对付坦克绰绰有余,只有170公斤左右,机动能力强,部署起来也十分隐蔽,而且经济实惠,还可以用来对付敌军的工事。

秦峰购买的飞机总共有200架,型号是阿芙拉504双座轰炸机兼教练机,主要是用来训练飞行员的,也可以携带4枚10公斤的炸弹。

那些啥也不懂的新手,给他们好飞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帝国新军阀:从炮灰连开局】最新更新章节〖第104章 青州、冀州的工业大发展〗地址https://wap.275b.com/252_252257/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