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前因(2/3)

来林丹汗身死,察哈尔部被分了个七零八落,都不说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了,就连旁边的科尔沁部,乌拉特部也是对他们虎视眈眈。

为求生存,生下林丹汗遗腹子阿布奈的第二年,懿靖大贵妃就带着一千五百户部众前来归顺,而在此之前,皇太极已经娶了率先归顺的窦土门福晋。

那这一个都娶了,再娶一个不还是很正常……何况这个女人有那么大的能量,她的亲姐姐还是漠北喀尔喀车臣汗的正妻。

不说懿靖大贵妃,就连被太宗放到心尖上的宸妃娘娘,自入宫之后,头二十六年的痕迹不也被太宗抹了个干干净净么?

人口就是生产力,谁在意你是不是死过男人生过孩子?

那会儿太宗又搞五大福晋,宸妃娘娘和懿靖大贵妃都不是妾,而是平妻,什么嫡不嫡庶不庶的,没有,谁拳头硬谁说了算。

史达想到此处,摇了摇头,真的是一堆烂账。

往前推个四五十年,相当长的一段岁月里,满蒙联姻都要联出花了。

别看现在万岁爷为着明妃娘娘不肯纳新人入宫,可是他可没少往宗亲心腹家里塞蒙古媳妇。

就连以后的太子殿下,正妃一定是满人,但侧妃一定会有一个蒙古人,估计就是科尔沁部的,至于剩下的阿哥们,后院里也少不了就是了。

——

史达给太皇太后了一些反应的时间,见差不多了,刚想继续开口,把事情说全,就见太皇太后摇了摇头。

“你把她带上来,哀家要亲自问问,宫中的老人,可是不多了……”

呐喇嬷嬷是没受过刑的,只是人很憔悴,年岁大了,被绑了一晚上,富态安详的模样已经没了。

呐喇嬷嬷神色平静,说话时语气也很平顺,她长得慈祥,若不是说着害人的事,倒像是个正在给孩童讲故事的祖母。

“您也不必疑惑,我家贵妃娘娘的手段您又不是没有领教过。”

这话说着可真气人。

“当年,要不是太宗去的早,我家十一阿哥年纪实在太小,你以为皇位真轮得到你儿子做吗?”

都是命罢了,肃亲王(皇太极长子豪格)和睿亲王(多尔衮,皇太极同父异母弟)互不让步,最后为避免家族内乱,在礼亲王(代善,努尔哈赤嫡次子)和郑亲王(济尔哈朗)等人的多方斡旋之下,拥立了六岁的九阿哥即位。

六岁的孩子总归还能自己走上龙椅,两岁的孩子可得抱着,保不准还会坐在龙椅上哭。

不过是当时最合适的选择罢了。

作者,也就是我,有点话要说:我话多,下面写不下......

看到这的读者其实应该已经发现了,或者说很早之前就发现了,我有时候会插进去一些历史真实事件。

因为把康熙写成恋爱脑其实不容易,所以在其他地方,真真假假的,我在努力让他英明神武哈哈哈哈

包括这章满是括号的这段,我觉得这些名字大家都不陌生,但有时候会弄混,能理清楚我觉得挺好,当然啦,不喜欢就不用管嘿嘿

故事已经到尾声,我就解答一下有些读者关于“宜妃给康熙戴绿帽”的这个问题,其实这章已经说了一些了。

他的祖宗们都不在意做接盘侠来着……

尤其是我笔下的康熙,他年轻。

年轻就是有一切可能的。

虽受汉人礼教长大,但不应该连祖宗做过的事都接受不了。

他又在这个时候,遇到了一份单纯的感情,他只要一个人,那其他人就是不重要的。

身为皇帝的自尊,身为男人的自尊一定是有的,但不是一点点一点点都不容侵犯的,毕竟皇帝当了不过十几载,不是已经玩弄帝王之术几十年的老皇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清穿之康熙只要我一个】最新更新章节〖第233章 前因〗地址https://wap.275b.com/254_254805/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