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焕然一新(1/4)

第174章 焕然一新

当英国的电报过来时,李谕刚好快要结束在哈佛天文台的观测。

电报先发到了梁诚那,然后转发到了哈佛大学。

“不得了呦!”ierra拿着电报来到天文台找到了李谕。

“英国来的电报?”李谕看到她手里的电报就猜到了。

“对啊,”ierra说,“真是想不到,你竟然可以成为英国皇家学会的外籍院士。”

英国皇家学会一般每年最多选出40名院士,不过二十世纪初时,大多数年份远远达不到数额;外籍院士则最多只能有四名,如今英国地位还很超然,所以获得资格的难度很大。

李谕拿过来电报,落款果然是英国皇家学会。这只是一个通知,正式的函件会有哈金斯会长以及开尔文勋爵等推荐人的亲笔签名。

“话说,你为什么不去上课?”李谕突然问道。

“我吗?我已经毕业了。”ierra说。

詹姆士迅速写下了新条款,李谕这才签好了字。

除了《世界报》,《纽约时报》同样发行量惊人。

数学书无论如何发行量还是有限,不过李谕非常看好《星球大战》,因为以他的科学见解以及超脱了100多年的科学认知,写出来的科幻作品那是相当硬核的。

“你要自己出版?不需要吧!”ierra说,“如果自己出版,花钱多不说,也太麻烦了。”

理发师一剪子减下去时,李谕感觉爽极了,终于能像个现代人了。

毕竟是自己的作品,本人也该去一趟,而且说不定靠它能赚上一大笔。

ierra用力眨了眨眼:“科幻……小说!”

李谕笑道:“怎么,难道我要表现得像刘姥姥进大观园吗?”

“你们?”李谕讶道。

手头的论文初稿已经写得差不多了,不过这么多数据,确实还需要再核对一下。好在李谕手里有计算机,不会花很久,更不会出错。

李谕同他握了握手:“希望如此。”

“并不是,”李谕说,“我还有一部关于科幻方面的小说,想找个出版社发行。”

这时候的天文论文,数据是相当关键的,不然别人不能按照你的办法观测,也就没人信。

李谕拿起合同,说:“我还要加一条。”

“好家伙!”ierra直接就蒙了,“你现在看着还挺……精神的,这才像个新时代的人嘛!”

詹姆士愣了一下,电影这几年也是刚刚出现在纽约,但主要是以短片居多,一般也就十几分钟而已,如此规模宏大的作品,电影怎么可能吃得消。

标志性的自由女神像也已经矗立在了纽约港入口,也就是哈德逊河入海口的自由岛上。

如今的纽约已经超越费城、波士顿成为了美国的超级大都市,十几层的高楼都并不少见。

ierra说:“好吧,原来你是这个意思。”

“不过,”詹姆士话锋一转,“看得出来,本书还会有后续,我们需要同时获得续集的发行权。”

拿到李谕的授权,詹姆士舒了口气,“先生放心,如果作品大卖,续集作品的版税我们可以再谈。”

“并没有。”李谕说。

“发行的事好说,”李谕道,“两本书一起发行也没有问题。”

詹姆士作为一名职业编辑,还是要先好好看一番。

当李谕“容光焕发”地来到火车站时,ierra根本没有认出他,还是李谕过去打了个招呼:“还是你早啊。”

两人直接找到了出版社的一位主编,詹姆士。

“不,既然借用了哈佛大学的天文台,我准备在这里发表一下。”李谕说。

“在美国?”ierra问。

“谁这么有才,能写出这么优秀的作品?”詹姆士问道。

只不过有那么一点和后世不太一样的是,除了三件套,现在的西装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最新更新章节〖第174章 焕然一新〗地址https://wap.275b.com/254_254966/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