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章 尼亚拉郊外(2/5)

己搞起了菜园子,但是那里的产量毕竟有限,只能偶尔调调味,解解馋,指望靠它增加营养,还不如天天吃金维他。

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别说战士们了,就是蒲英,有时也会觉得郁闷和压抑。

她倒不是怕艰苦,而是为看不到这片土地的和平希望而沮丧。

这里的人太穷了。有人总结,非洲人就是“吃饭一棵树(芒果、香蕉),穿衣一块布,出入茅草屋,光着脚走完人生路。”

可是,非洲人本不该这么穷的,因为非洲其实是一个资源非常丰富的大陆,已知的产量丰富的矿产就有黄金、钻石、铜、铁、铀、铝土等,已经探明的石油储量也是仅次于中东和拉丁美洲。

更何况非洲还有很多地区,因为长期战乱,根本就没有进行过科学系统的勘探。

而且,非洲虽然有沙漠,土地其实还是很肥沃的,只是很多都是无人开垦的荒地。

这里的农业生产水平十分低下,完全是靠天吃饭,撒下种子就不管了。说非洲大部分地区还处在原始社会,也一点不为过。

如果非洲能够大兴水利,引进机械化农具和良种化肥这些农业技术,一定会成为世界粮仓。

其实,就算是以干旱著称的达尔富尔,地下水资源也是非常丰富的,只是一直没有被人们有效地利用起来。

非洲的人民,坐拥这么多没有开发出来的资源宝山,却只能白白忍受着干旱和饥荒,怎不让人惋惜?

如果这里不再有战乱,当地政府能大力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普及教育,再在人道卫生组织的帮助下,也应该是可以迅速发展起来,并最终消灭饥饿、贫穷和瘟疫的。

可惜,愚昧落后的意识、狭隘极端的仇恨,还有某些势力的挑拨,让这里的人们始终不能摆脱战乱之苦。

一位伟人曾经说过,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可惜,这两个主题,哪一个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尤其是在非洲。

联合国在2007年就向达尔富尔派出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维和部队,当时拟定的任务期限是12个月。

可是这个期限,每年都在延期,因为这里的战火一直没有停息。而且直到现在,也看不到结束任务的希望。

蒲英算一算,自己这批维和人员来到达尔富尔,已经快七个月了,还有不到一个月就可以轮换回国了。

能够回国和亲人团聚,她当然非常高兴,但是回看这片土地的苦难并没有明显改善,她又会为自己做得太少,而感到惭愧不安。

而且,毕竟在这里待了这么长时间。似乎对这片土地和人民也产生了感情,在快要离开的时候,竟然也有点留恋不舍了。

可能最舍不得的,还是在尼亚拉市国际儿童村的那些孤儿们了。

女兵们经常在休息日去看那里的小孩,陪他们玩耍、游戏、学习。给他们做中国饺子吃,孩子们都把女兵们叫做“中国妈妈”。

六一儿童节的那天,女兵们又去儿童村和孩子们玩了一天。

儿童村里有一对的双胞胎姐妹,今年应该满八岁了。只是她们的父母早年死于战火,所以两姐妹也不知道自己的出生日,儿童村的“妈妈”就用六月一日作为了她俩的生日。

这两姐妹在非洲孩子中是难得的文静内向的性格,皮肤虽然黑。却很光滑,也都有一双大大的眼睛,特别讨人喜欢。

李琪来之前就在城的免税店买了一块粉红的布料,给两孩子做了两条一模一样的连衣裙。

也许是天气太热,儿童村里不管男孩女孩都剃着光头,不仔细看。常常一下子分不出他们的性别。不过,女孩子毕竟天*美,这双胞胎姐妹俩穿上李琪给她们做的裙子,都喜欢得不得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女兵英姿】最新更新章节〖073章 尼亚拉郊外〗地址https://wap.275b.com/25_25623/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