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节、居高临下(1/2)
“人来的不少。我很欣慰啊!”
在翻译将这句话说出来之后。现场只有很少的人稀稀落落的笑了几声。看来这句话抄的不是地方。
站在空旷的体育场里。周围聚满了前来观看见面会的粉丝。当灯光集中在我一个人的身上时。我实在看不清楚周围究竟有多少人。只是听说这个能容纳三万人的场馆已经座无虚席。
“大家可能都知道。在中国大陆。动画拍摄主要集中在两个基地。一个是历史悠久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那里有着亚洲动漫创作的起源。也是当今世界上手绘动漫技术的集大成者。而另一个就是你们都知道的。我的天下动漫。这里聚集着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有着超一流水准的创作于制作团队。可是你们一定不知道。我和上影厂有个协议!”
这最后一句话总算是调动起现场的气氛。观众们都聚精会神的等着我的下文。
我微微的笑了笑:“我们的协议是。上影厂负责推广传统。而我负责打破传统!”
这下观众们都明白我所说的意思了。毕竟这也是他们来到这里的原因。回想一下。我每次制造出的话题几乎都围绕着“打破”二字来展开的。如果说外行人只看见天下动漫的顶级制作水准与众多脍炙人口的故事。那么行内人则很清楚我一直都走在新技术的前列。以至于现在的天下动漫已经是首屈一指地电脑辅助成像制作公司。放眼世界也只有好莱坞的某些老牌电影公司还能分庭抗礼。而天下软件所出品的众多影音编辑软件更是行销全球。成为了行业内的标准制定者。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上影厂就开始将主要的力量用在那些传统题材地作品。即便是新的作品。也大多都是教育成分较大的“主旋律”作品。相比其同时推出的《镜花缘》、《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质量上相差地不是一点半点。而恰恰是这些名著翻拍作品成为上影厂的支柱。既展现了一个老牌企业的实力。又有足够的篇幅进行长时间连载。我恰恰是从《大话西游》开始也涉足古典名著的改编工作。而出发点却和他们截然不同。
我现在面对着无数地日本人。他们全都是受到《悟空传》的感召而来。正如三井所说。在日本这个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甚深地国度。如何能继承传统同时又有所创新一直都是文化界追求的目标。而他们自己在这方面并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建树。从一开始我组建“十二乐坊”到现在的《悟空传》。我每一次都走在了这个国家的前边。或者说每一次都是中国人自己突破了界限。然后再重新影响日本。“什么是汉文化?”我手中拿着一张观众递上来的问题纸条。然后甩开翻译直接用日语说道:“这个问题问得好。自从中国人自称为汉人的地时候。中国周边的国家就一直在模仿与学习中国的中原文化!在这漫长的两千年里。有的国家和民族逐渐的融合到中原文化当中去。成为了大汉民族的一员。而有的国家虽然还保持着自己政权的独立性。可在人文思想与治国理念上却基本成为了一个缩小的中原政权。这方面地代表就是后来地朝鲜王国。”
慢慢的走到早已准备好地沙发前。我在众目睽睽之下选择了一个舒服的姿势坐了下去。现在的发布会与其说是为一部作品宣传。倒不如看成是一名中国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互动讲座。没有人会对我这种大学教授给学生们上课的做派有丝毫不满。可以说不论是现场的观众。还是电视机前观看直播的人们。他们都觉得这才是应有的见面会。我这个最年轻的神级作者。当代亚洲无人能企及天才有资格以一种教育的口吻来回答他们的疑问。
“……有人一定会说。汉文明的精髓就是儒家文化。汉文明的最终体现就是程朱理学。就连已经步入现代化国家的韩国却依然固守着三纲五常作为世俗的道德标准。可是我要以一个中国人的身份回答你们。这种认识只能说是一种滑稽而可笑的谬论!”
由于我是用日语直接回答。所以马上就听到了现场众人的议论之声。这种声音逐渐变大。我知道他们都是具有一定汉学基础的人。毕竟在日本能看懂《悟空传》的读者绝对不会是市井之徒。所以我任由他们讨论了一会。然后才伸出双手虚按了一下。现场又瞬间变得宁静。只有一束灯光照射在我的身上。好像这偌大的空间中就只有我一个人。
“答案其实很简单。汉文明真正的精髓就是没有绝对至上的指导思想。只有适合时代的东西而没有一成不变的规矩。从诸子百家到独尊儒术。这是国家大一统之后所需要的过渡。从全面开放的盛唐到文强武弱的南宋。程朱理学的出现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当外来文明冲击着已经暮气沉沉的中原大地之后。放弃理学治国的思想又变得顺理成章。于是现在的中国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中逐渐的寻找新的发展方向。而不是死抱着过去的或是别人的成功经验不放。一切都围绕着适合当代环境的大前提而发生改变。如果要精练的阐述汉文明的精髓。那么就只有四个字----与时俱进!”
我的话再次引起了全场爆炸性的讨论。为什么只有中国在漫长的时间中保留住了自己的文明火种?真相并不像某些人所宣称的那样:因为我们诞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重生之穷济天下】最新更新章节〖第三百八十四节、居高临下〗地址https://wap.275b.com/25_25889/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