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八节、不可避免(1/5)

尸国人的骨子里从来不缺英雄主义精神。只是很长时间的侥不总想与悲惨的现实生活,让人们对英雄这个词敬谢不敏,一切的转机出现在战争年代,当国家、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选择时,那种尚武的精神与大无畏的品质才从灵魂的深处唤醒口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史以及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甚至是其后的朝鲜战争,是将这种血性重新提炼并升华的全过程。有时候我翻开历史发现很难将整个朝鲜战争同二战分开,假设解放战争只是抗日战争的延续。那么朝鲜战争就将二战中相对独立的中国战场与世界联系起来的最后一个环节。

美国在中国大陆的颜色战争中失败了,不得不面对一个版图几乎扩大了一倍的红色联盟,所以在朝鲜他们不能容忍这种失败,甚至有机会还要彻底的将这个半岛染成星条旗的颜色,以便在亚洲大陆的远东地区建立一个桥头堡,否则以苏联庞大的陆军及空军力量,就是海军独步天下的美国人也不敢保证今后在远东的登陆作战会一帆风顺。作为两个超级大国互相试探的棋子,朝鲜与韩国很不幸的没能发现自己地位的尴尬。但事情反过来看,我们正是通过这场战争让两个超级大国不得不重新打量这个百废待兴的落后国家。中**人那种敢于摧毁一切绊脚石的气概让老牌陆军强国俄国都忌惮三分,更是让不可一世的麦克阿瑟说出了:“谁想和中国陆军交战就是脑子有病!”的经典评语。这是十八万牺牲的将士换来的国家尊严。争取到这种尊严是为了全体中国人。而不是如某些人所说为了一个独裁者。

欧美国家很清楚这场战争对世界造成的影响,当“第三世界”的论调被提出来之后,当周总理提出和平共处的外交宣言的时候,不再有任何一个国家敢于质疑我们的发言。也不会有人认为我们的话语是软弱者的无力呻吟,甚至可以说他们终于能放下一口气了,不用担心一个装备了全苏式武器的强大敌人和自己唱反调。试问这个世界上很多富裕国家都购买了先进武器去武装军队,但他们的发言与意见能比咱们更有分量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我重生的这个世界网络的发展虽然还没有到下个世纪的水平,但因为我加速了改革开放的步伐!事实上提前了中国普通人接触网络的时间表。所以此刻的网络信息中已近开始能见到大量枪手的存在,这种人在后世,无论其散播的消息属何种性质,都被人冠以“水族”这个称号。其实我认为这个称呼太对不起广大只是想灌水的普通网民了,这种人散播的不是无害的纯净水,而是掺杂着各种添加剂的药水,他们想要制造什么样的效果就取决于添加什么样的成分了。

我本能的对这种人有点厌恶小如果你是迫于生计,那么大可从事其他行业,就算你去拦路抢劫那也只是影响了一个家庭的正常生活,可这些水族所影响的,却是中国的前途与命运,在畅所欲言的网络上,他们规避各种打击散播着不实的消息,制造出一个个的新鲜话题,将舆论导向引到一个危险的地步。从诋毁竞争对手到制造桃色新闻,甚至是传播负面消息诋毁现政权。只要别人给钱他们几乎什么都干。一开始因为夹杂在很多对现实生活不满的人中间。所以区分起来很难。后来随着人们的辨别能力逐渐提高,国民自豪感逐渐增强。这种人又换了一种面孔重新登录,这回诞生了被称为“网络捧杀”的现象,以至于又让人无法将他们和普通爱国者区分开来。想当年有时候去辨别帖子中的水族也是我考验自身智慧的一种挑战。既然知道这种人的危害,那么有什么办法去预防吗?答案是很让人遗憾的,到目前为止我没有找到能打击这种人的网络手段,我们只能在一定的时间内同这种人共存下去。我想这是互联网给每一个国家出的同样棘手的难题,除非这个国家能做到全民均富,国民幸福指数与教育水平较高。否则这种人永远有活跃的舞台。但是喜欢逆向思维的我却找到一个控制这股力量的办法,那就是对还尚不成气候的这种人进行整编,既然他们为了钱什么话都敢说,那我就给他们钱,让他们替我去说话!

“姐,没想到您还有这一手!”坐在家中的沙发上,抱着自己的笔记本,看着依旧吵个不停的网络我不由得有点幸灾乐祸:“您手下这些人可比我想象的要专业。”

老姐不置可否的瞪了我一眼:“这也就是为了你,不然我可不能让他们干这种事。”

可欣知道整个事情的内幕所以能很客观的进行评论:“我觉得就算这次他不要求别人来争论这些,都会有人自发的组织起来维护他的名誉。所以当您那些网友们听说小风要讨伐那些卖国贼的时候才会一呼百应。”

老姐伸手戳了戳自己妹妹的头:“你呀!”

简单的两个字,集义却深刻而复杂。所以我异好装作没听见。继续看着网上的论战。

是论战,其实远没有上辈子那么激烈,因为这年头能上网的人也还是精英人士居多,所以讨论的气氛更浓一些。再说有这么一部震撼世界的电影摆在那里,谁要是还敢说我们发动战争的理由有问题,那他都会收到全体中国网友的集体问候,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你知道这群人中哪些是电脑高手,哪些干脆就是黑客?别以为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重生之穷济天下】最新更新章节〖第六百零八节、不可避免〗地址https://wap.275b.com/25_25889/624.html